2018年03月11日
首页
第03版:

党员干部 当涵养浩然之气

■许谨谦

孟子云:“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何谓浩然之气?所谓浩然之气,就是刚正之气,就是人间正气,唯有具备大义大德方能造就。孟子认为,一个人只要有了浩气长存的精神力量,面对外界一切诱惑也好,威胁也罢,都能处变不惊、镇定自若,达到“不动心”的境界,也就是他曾经说过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在《正气歌》曾经这样写道:“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於人月浩然,沛乎塞苍冥……”这首诗不仅道出了浩然之气的雄伟博大,其中还列举了不怕杀头仍然秉笔直书的晋国史官董狐;坚贞不屈,誓死不降,在匈奴牧羊十九载的汉朝使节苏武;率部渡江北伐,中流击楫,发誓收复中原的东晋名将祖逖;以寡敌众,坚守孤城,宁死不从叛贼的唐朝名臣张巡等十二位先贤烈士的事迹来表达作者对他们的认同和追随,因此产生了“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的视死如归的豪情。

自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更是以浩然之气为实现民族独立而不懈努力,从“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到“死里逃生唯斗争,铁窗难锁钢铁心”的王若飞;从“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的蔡和森,到“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的陈辉……共产党人的浩然之气穿越战火的硝烟,历经岁月的洗礼,仍然不掩光辉。

抚今追昔,缅怀烈士先贤,遥想他们的浩然之气,无不令人心神向往。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一些党员干部的革命之气、英武之气、开拓之气开始减弱。有的理想信念动摇,放松对世界观的改造,放松对能力素质的培养,干事创业、拼搏进取精神退化;有的宗旨意识淡化,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严重,对群众呼声漠不关心,对群众疾苦麻木不仁;有的事业心、责任感不强,作风漂浮,言行不一,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好大喜功;有的组织纪律淡薄,对党员民主权利不尊重、不重视,热衷于与“老板”“大款”搞“腐败式”交往,利用手中权力维护个人或少数人的利益。

最危险的懈怠莫过于精神的懈怠。一个人如果失去“精气神”,没有了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就会变成“温水青蛙”,在不知不觉中走向危险境地;一个组织如果失去“精气神”,就会人心涣散、软弱无力,丧失凝聚力、战斗力,搞建设、谋发展就会成为一句空谈;一个政党如果失去“精气神”,就容易导致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最终葬送伟大前程。因此,对于我们的党员干部而言,作为党执政兴国的重要力量,必须涵养浩然之气,这种浩然之气是党员干部在完善自身修养中最首要、最基本的要素,只有浩然之气在胸,才可能做顶天立地之人。

孟子认为:“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涵养浩然之气,就要像孟子所说的那样心中长存道义。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党员干部应随时审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力争“吾日三省吾身”,看看自己是否有不忠、不廉、不勤的地方,不断加强党性修养,端正态度,时刻注意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自觉抵制各种侵蚀和诱惑,真正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服务,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

(作者单位:四川省三台县观桥镇人民政府)

2018-03-11 1 1 日报 content_533718.html 1 党员干部 当涵养浩然之气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