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3月04日
首页
第03版:

“十条路子”打破百村“空壳”——曲阜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纪实

■本报通讯员 陈彭飞

孔子故里,处处生机盎然。

在曲阜,“实体经济”“项目服务”“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美丽乡村+农家乐”等一批个性化的增收典型脱颖而出,各村都有了稳定可持续的收入来源。

在曲阜,墙角跟、废坑塘、闲荒片,这些昔日被人忽视的犄角旮旯,如今发展成为农村红红火火的“边角经济”,鼓起了村集体的“钱袋子”。

……

近年来,曲阜市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首要任务,探索推行“十条路子”,有效增强了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十条路子”犹如十指握紧成拳,将百余“空壳村”各个击破,实现了“空壳”到“实心”的华丽嬗变。

多方联动立体攻坚

集聚“破零”合力

2011年底,曲阜市405个村(社区)中,年经营性收入在3万元以下的有280个,占69.1%;其中,无经营性收入的“空壳村”有177个,占43.7%。“村集体经济‘空壳’,就意味着村‘两委’服务‘空壳’。”曲阜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马建国同志说。破“茧”刻不容缓。面对村级集体经济增收乏力的困局,2012年初,曲阜市委决定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中之重。市委组织部组织专题调研组,对全市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及村级组织运行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为405个村(社区)分类建立工作台账,并在此基础上编印了《强村富民之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例》,相继出台了《关于开展“百强示范村”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关于在全市农村深入开展以“双增双富”为目标的“致富奔康”竞赛活动的实施意见》《关于强力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十条意见》和《关于实施“百村集体经营场所示范”建设计划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和群众增收的目标要求、发展模式和保障措施。为了给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市委5年来安排6000余万元用于保障薄弱村和“空壳村”的党组织运转经费,各项涉农扶持资金重点向集体领办的专业合作组织倾斜,强大的资金支持、良好的经济政策为集体经济发展“输了血”、“松了绑”,有效激发了村级发展的积极性。截至2017年底,全市405个村年经营性收入过10万元198个,占48.9%;过3万元310个,占76.5%。集体经济发展有力地提升了村级组织的整体功能,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的路上闯出了一条“曲阜路径”。

抓牢书记建强班子

激发“内生动力”

“有个好班子、不怕烂摊子”,抓好村党支部书记这支队伍,发展村集体经济就抓住了“牛鼻子”。为了更好地配优配强村级班子,曲阜市委组织部着力加强村干部教育培训,坚持每年直接培训405名支部书记和村“两委”成员,连续5年在苏州市农村干部学院举办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同时,在村级组织中健全完善组织部长直接约谈村党支部书记、村干部坐班值班、民事代办、“户户”走访、党员“星级化管理”等制度,出台双“十条”即《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十条规定》和《改进镇村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十条规定》,着力解决村干部为民服务精力靠不上、时间难保证问题,激发了村干部比着干、摽着干的内生动力。创新实施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中选聘“特聘组织员”制度,选聘了60名优秀村党支部书记担任镇街党委“特聘组织员”,并充实进入镇街党建办公室,协助镇街党委使一些穷村变富村、旧村变新村。在一系列举措的推动下,我市乡村干部抓发展、惠民生、促和谐的本领明显增强,村级班子真正成为了带领群众攻坚克难、致富奔小康的坚强战斗堡垒。

“十条路子”创新模式

激活“一池春水”

贫困村要想发展经济,必须结合自身优势,借力发力,借势发展,才能彻底盘活集体经济。我市结合实际,创新提出了集体经济发展的“十条路子”,开辟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行得通、靠得住、能受益、可持续”的新路径,为贫困村脱贫致富注入了“源头活水”。土地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曲阜市着力激活土地资源,探索出土地流转路子、“四边”利用路子和“四荒”开发路子。一些村庄拥有厚重的文化和独特的旅游资源,通过整合民俗、山水、人文等特色内涵,“党支部+民俗旅游”“党支部+农家乐”等一批个性化的增收典型脱颖而出,实现了村集体和村民收入的“双增双富”。目前,全市共流转土地面积达8.5万余亩,整理开发“四荒”资源1.1万余亩,建成旅游特色村20个、精品采摘园51个、乡村旅游点136处,208个村依靠服务管理获得增收,增强了村集体经济实力。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以股份经营、合作经营为主要形式的新型合作经济模式应运而生。曲阜市探索资产经营路子、项目服务路子和商贸服务路子,积极盘活农村废弃院落、农用机械等集体资产,探索生产服务、电商、物业等产业与集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新型业态,“闲资产”变成了“活资源”。近几年,全市有178个村引进劳动密集型“短、平、快”项目289个,形成“支部+企业+农户”运作模式,通过有偿管理服务增加集体收入。73个集镇边、公路边、县界边等“三边”村及城郊村、靠厂临矿村,变区位优势为发展优势,发展物业公司、运输队、建市场、办餐饮等,通过发展路域经济增加村集体收入。针对一些村集体经济基础好、自有资金多的情况,鼓励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探索场所经营路子、实体经济路子和资本运作路子,并撬动社会资金参与村集体经济发展。2013年以来,曲阜市连续5年实施“百村集体经营场所示范建设计划”,财政投入奖补资金700余万元,支持建设了200余个标准化厂房、集贸市场、种养殖大棚和门市超市用房,村集体通过租赁经营、参股入股实现了稳定增收。

2018-03-04 1 1 日报 content_532283.html 1 “十条路子”打破百村“空壳”——曲阜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纪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