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3月03日
首页
第02版:

捐肾救夫 写就人间真爱 ——记微山县昭阳街道 南坝村村民魏秀梅

■本报记者 唐修岳

魏秀梅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却用柔弱的肩膀扛起千斤重担,以捐肾救夫证明了小家也能写出大爱的壮歌。

十四年前,魏秀梅嫁到了同街道的南坝村,婚后一直和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十几年来,她待公婆如亲生父母,洗衣做饭皆由她一人承担,而且从没和公婆红过脸、吵过架。当问起魏秀梅怎样才能称为一个称职的好媳妇时,魏秀梅朴实的说:“我觉得作为一个‘好媳妇’,对待公婆与丈夫不仅要衣食住行上多照顾,更要在精神上给予更多的安慰。”

魏秀梅说到做到。2012年11月,丈夫曹世河在建筑工地上打工时发现自己的手、脸、腿都肿了,到医院检查,竟然是双肾衰竭。随后得知消息的魏秀梅,感觉整个天都塌了。此后一段时间她整日以泪洗面。但哭完了,哭够了,想到上了年纪的公婆和未成年的孩子,她意识到不管怎么样,日子还得过下去。

换肾不是小事,单单一个肾源就需几十万,这对本就不富裕的魏秀梅一家来说无疑是天文数字。为了节约治疗费,她考虑把自己的肾捐给丈夫一个。但担心娘家人不同意,她偷偷带着丈夫去济南做了夫妻肾配型。天随人愿,配型成功了,听到这个消息的魏秀梅兴奋地哭了许久。回家后,她马不停蹄的给娘家人做工作。魏秀梅说:“我给他一个肾,他就能活着,公公婆婆就能避免丧子之痛,我们这个家就有希望。”说到这里,魏秀梅哭了,他的丈夫眼圈也红红的。

2014年底,在社会、乡邻、亲友的帮助下,带着公公婆婆的期盼,魏秀梅和丈夫再度来到济南省立医院。魏秀梅的手术做了近5个小时,丈夫的手术紧随其后。手术顺利结束后,夫妻俩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月,为方便接受复查又在医院旁的旅馆住了一个多月。算下来,前前后后花了40多万元。

从医院回到家的时候,魏秀梅感觉自己像是重新活了一次。如今她的身体逐渐恢复,丈夫还要吃药复查,每月去掉报销的费用还需3000多元。由于魏秀梅和丈夫都暂时不能干重活,所以暂时没了生活来源,于是双方家人纷纷资助他们,陪伴他们度过难关。“现在日子是艰难了一点,可是只要我能和公公婆婆、丈夫孩子生活在一起,我觉得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相信以后会越过越好。”魏秀梅信心坚定地说。

2018-03-03 1 1 日报 content_532221.html 1 热心公益的 “小老板”——记任城区阜桥街道菜市社区鲁宁物业经理闫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