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2日
第02版:

市档案馆

深化“双联双创” 助力乡村振兴

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董万黎 闵超)全市“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以来,市档案馆创新党建工作思路,打造“双联双创”党建品牌,深入与联建村微山县昭阳街道大捐村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多方协调争取项目,不断深化、拓展和提升联创内涵,持续推进“双联双创”活动深入开展,助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

工作中,市档案馆积极协助大捐村党支部全面实施了“主题党日”和党员量化积分管理,并督促落实好“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各项制度。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派驻干部主动带领村两委和全体党员成立了村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党员防控先锋队、大学生志愿服务队,把好防控卡点进出关,入户发放口罩、明白纸,执行村内消杀,开展生活物资统一配送,保障民生需求,带领广大党员带头冲在前、解民忧、显担当、战疫情,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的凝聚力。

在夯实村党组织基础的同时,市档案馆着力把为村民办实事好事作为联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馆领导班子和驻村干部多次对大捐村贫困户进行走访座谈,掌握了每户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共解决房屋问题8户,新纳入贫困人口1人,协调解决幼儿园儿童入学1人,帮助贫困户签约“门诊慢性病”9人,为贫困户安装铺设供水管道50米。针对村内原有几座公共厕所均为传统旱厕,且存在极大卫生和安全隐患问题,多方沟通协调,为村内争取了公共厕所建设指标5个,总投资70万元,解决了群众的“方便”难题。为进一步改善农村居民生活品质,协调资金85万元,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加强乡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设计并完成民居立面改造10000平方米,绿化面积1000平方米,安装路灯48盏,设置休闲场所3处,增设候船亭1处,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打造出了整洁优美、秩序井然的新村貌。为落实济宁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幸福食堂”试点建设工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关爱农村老人,从市档案馆事业经费中挤出5万元,为大捐村建设了“幸福食堂”。解决了村60岁以上独居老人、空巢老人等特殊群体“吃饭难”问题,并充分利用“幸福食堂”,进一步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弘扬尊老敬老爱老孝老的文明新风。

2020-10-22 市档案馆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52999.html 1 深化“双联双创” 助力乡村振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