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1日
第08版:

创建节水型城市 促进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新思路,把城市节水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2020年,围绕年底前达到国家级节水型城市标准这一目标,我市从加强组织保障,完善相关政策,树立标杆示范,浓厚环境氛围四方面全力推进城市节水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加强领导,健全机构,组织保障更加有力。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多次召开会议,就创建节水型城市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创建节水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创建工作顺利推进。明确职责分工。市政府批准了《济宁市创建节水型城市工作实施方案》,将创建任务分解到各区和城乡水务、住建、发改、工信等相关部门,建立工作网络,落实创建责任人,明确联络员,推进工作步步落实。健全城市节水机构。2019 年 1月,成立济宁市城乡水务局,设立水资源与节约用水科,负责全市和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工作。市水利事业发展中心设立节约用水技术科,具体负责节水技术性和事务性工作,工作机构和职能进一步明确。

完善制度,编制规划,相关政策更加完善。完善城市节水制度。先后出台了《济宁市城市供水管理办法》《济宁市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办法》《济宁市城市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三同时”管理办法》《济宁市非常规水水源开发利用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为城市节水工作深入开展提供了政策支持。科学编制城市节水规划。编制完成了《济宁市城市节水专项规划》,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实施。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对我市城市节约用水状况进行了科学预测,提出了目标和对策,为城市水资源科学开发、高效利用提供了依据。

打牢基础,突出重点,标杆示范更加显著。大力开展创建省级节水型企业、单位、小区活动。坚持把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小区作为节水型城市的基础工作来抓,市城乡水务局、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联合行动,组织开展企业(单位)水平衡测试,摸清企业(单位)内部用水状况,完善节水管理制度,强化管理措施,采取先进节水技术,提高节水水平。全力开展节水教育示范基地建设。按照水利部、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印发的《全国水情教育规划(2015-2020年)》以及《国家水情教育基地管理办法》要求,选取山东太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兴隆庄煤矿、济宁市技师工业学院建设节水教育示范基地,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严格执法,强化宣传,环境氛围更加浓厚。强化执法检查。组织水务、城管、住建、公安、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部门及相关街道组成联合执法队伍,分别对用水器具销售市场,城区企业、单位及建筑工地,洗车、洗浴业,小区内部设施,城区新建、改建及扩建项目等进行监督检查和整治管理,确保城市节水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加强节水宣传。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城市节水宣传周”等重要宣传节点,集中开展节水宣传活动,积极推动各区、各责任部门、用水单位、街道、社区广泛参与,提高广大市民的节水意识,促进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的开展。2019年,我市成功达到省级节水型城市标准。2020年,各级各部门协调配合、积极行动,持续推进城市节水工作,全力争创国家节水型城市。

2019年,我市成功通过省住建厅等五部门组织的城市节水Ⅱ级评价,达到省级节水型城市标准。今年,各级各部门协调配合、积极行动,持续推进城市节水工作,7月23日,顺利通过省住建厅等五部门组织的城市节水Ⅰ级评价。9月23日,住建部和国家发改委考核组对我市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工作进行现场考核,认为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要求,同意上报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评审。

通讯员 曹锋 李猛 姜可

2020-10-21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52936.html 1 创建节水型城市 促进可持续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