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1日
第04版:

市人大常委会考察组赴江浙四市学习考察

9月12日至16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带领11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和法检两院负责同志,赴浙江省台州市、湖州市,江苏省扬州市、淮安市学习考察。考察组一行通过实地察看和座谈交流的方式全面细致地了解了各地在地方立法、监督、代表工作和机关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创新举措。

在台州市,考察组重点围绕地方立法市民库建设、地方性法规贯彻实施和创新开展街道人大工作等进行学习考察。台州市人大建立地方立法市民库,与地方立法专家库相配套,充分发挥“民间智囊团”和“专家智囊团”的作用,开创了全国先河。为推动法规有效实施,台州市人大制定出台了地方性法规配套规范性文件工作规定,明确了地方性法规配套规范性文件的程序、时间、报备等各项内容,有力推动法规落地生根。在街道人大工作方面,台州市人大出台了加强街道人大工作和建设的指导意见等制度,在浙江省内率先全面推广街道选民议政会制度,为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

在湖州市,考察组重点学习考察了湖州市人大在发挥人大制度优势和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开展“两院”员额法官、检察官述职测评工作的经验做法。湖州市人大始终突出代表主体地位,以“激发活力、发挥作用”为目标,以“两联系一发挥”为主线,完善制度机制,强化服务保障,努力做活代表工作。在“两院”员额法官、检察官述职测评工作方面,湖州市人大与法院、检察院充分沟通,密切配合,建立起了“两全、两必、两闭环”的工作机制,着力增强员额法官、检察官工作述职测评的实效性。

在扬州市,考察组认真学习了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加强机关建设的经验做法。扬州市人大坚持把更好发挥代表主体作用作为提升人大工作水平的重要抓手,完善机制,强化服务,全力支持代表依法履行职责。创新思路,积极探索,不断丰富代表履职内容,增强代表履职实效。在机关建设方面,始终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履职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以市委中心工作作为人大履职重点,对照考核要求,采用项目化、清单化、表格化等方式推进人大常委会及机关工作,实施严格的督查考核,有力促进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自身建设提质增效。

在淮安市,考察组学习考察了该市在加强代表履职管理、推进专题询问规范化、常态化等方面工作的经验做法。为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对人大代表的履职管理,淮安市人大制定了《淮安市五级人大代表履职工单》,为代表履职提供了遵循和指南。制定出台了《完善全市各级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制度的实施意见》,组织开展“千百万扶贫济困大行动”“十佳市人大代表”“十佳市人大代表建议”“向人大代表致敬”等系列主题活动,有力激发了代表的履职热情。淮安市清江浦区人大聚焦基层短板,创新代表活动和监督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清江浦区人大在全省率先实施街道人大“三会”(政情通报会、工作评议会、代表选民议事会)制度,把选民作为街道民主监督的重要力量,开展工作评议和民主协商,丰富了街道人大监督工作的主体、组织原则和内容形式,将街道人大、人大代表、选民代表凝聚起来,进一步加强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考察组认为,台州、湖州、扬州、淮安4市的经验做法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基层与时俱进、谋求创新的生动实践,是强化和巩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的有力举措,具有很好的学习借鉴意义。市人大常委会将结合我市人大工作实际,认真落实省委确定的关于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16项意见和市委关于做好人大工作的51条任务措施,加大制度创新流程再造力度,探索改进人大依法履职的方式方法。严格执行《中共济宁市委关于加强地方立法工作的意见》,紧紧抓住立法质量这个关键,坚持精细化、精准化立法,坚持立法、执行“两手硬”,以良法促善治。同时继续把尊重代表主体地位作为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重要基础,继续组织开展好“代表倾听民声、解疑释惑、助力化解风险”工作,把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作为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的重要途径,把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作为提升代表履职能力的关键环节,把探索创新作为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的活力之源,认真做好代表联络、建议督办、学习培训、基层人大指导等工作,全面提升代表工作水平。

参加学习考察的11县市区人大常委会的负责同志一致表示,新时代对人大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江浙4市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为县市区创新开展基层人大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将认真吸收借鉴这些好经验好做法,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人大工作守正创新的实际成效。

(刘涛 宋永放)

2020-10-21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52909.html 1 市人大常委会考察组赴江浙四市学习考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