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建设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确保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要求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规划》,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进一步坚持干字当头、奋勇争先,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苦干实干。
将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要提高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完善政策保障体系。要协同推进交通、能源、水利、信息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交通网络,健全信息体系,强化能源保障,提高水利支撑,统筹市政设施,努力提高基础设施的网络化和现代化水平,为示范区建设提供有力保障支撑。要围绕规划确定的重点任务,深化拓展各项优惠措施,挖掘政策潜力,加快完善产业政策、土地政策、财税政策、投融资政策、开放政策、人才政策,为示范区建设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将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要健全协调推进机制。全市各级要强化责任使命,加强统筹协调,完善推进措施,提供高效服务,保证各项工作有效落实。要创新示范区管理体制,深化示范区管理体制改革,最大限度释放示范区建设的动力和活力。要完善规划落实机制,强化分工落实责任,制定规划实施责任清单,形成上下联动、统一高效的工作机制。要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强化督促考核,科学设置考核分类和指标体系,树立国内文化示范区典型范例和良好品牌,服务国家文化发展战略,走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同时,加大考核结果应用,调动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将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要凝聚全社会力量。要广泛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创新社会参与机制,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良好格局,营造示范区建设的强大合力。要加大规划宣传力度,构建公众参与平台,形成规划实施合力。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公益性或准公益性的文化场馆、文艺社团、社区文化服务机构等各类公益性文化实体,符合有关规定的,文化、民政等部门应给予支持。鼓励各种社会资本通过投资产业、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等形式参与示范区建设。引导和鼓励群众自办文化,大力扶持各种特色群众文化团队,以“以奖代补”方式予以支持。推动落实相关优惠政策,设立荣誉和奖励制度,组织或个人捐建、捐资助建公益性或准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
建设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和担当。让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把握这一新的重大机遇,自觉担当责任,干字当头,奋勇争先,确保《规划》落实落地,为将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首善之区和世界东方精神家园”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