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汶上县法院坚持以“服务大局、为民司法”为抓手,紧紧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工作目标,认真履行法律职责,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提升司法能力,取得良好效果。为县域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做出了积极贡献,多项工作迈上新台阶,案件服判息诉位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四处法庭全部达到全省规范化法庭要求。
牢牢把握审判执行职能
全力服务发展大局
2017年,汶上县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9210件,依法审、执结8719件,结案率94.67%,结案标的额8.87亿元。与2016年同期相比,收、结案件分别上升了9.6%、25%,其中,执行收结案件分别上升86.8% 、27.5%。
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受理刑事案件433 件,审结415件,判决案犯485人,判处130案140人罚金300余万元。一是严厉打击暴力犯罪。严惩涉黑、涉毒、涉恶等暴力犯罪和“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营造打霸除恶的强大声威,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增强群众安全感;高度重视贪污、受贿、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审判工作,及时向有关机关通报、反馈党员干部犯罪信息,全力支持县域反腐败工作;妥善审理食品卫生、药品销售等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犯罪案件,保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提高群众防范意识。二是审慎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审结少审案件7件,涉及少年犯8人,组织社区矫正150余人(次)。始终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坚持“预防为主、惩罚为辅”的工作原则,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重点为在校青少年学生提供和普及法律知识,切实把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做细、做实。在审判实践中,积极推开“圆桌审判模式”,增设“心理调试机构”,全面抓好少年犯罪案件分案审判、适格成年人参与诉讼、帮教回访等措施的落实,有效延伸涉少审判职能,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做好民商事审判,妥善化解矛盾。受理民商事案件5826件,审结 5568件,结案标的额6.17亿元。一是大力推进多元化调解机制在民商案件审判中的适用,协调各方力量参与调解,切实发挥调解功效,正确处理调判关系,依法支持人民调解。探索搭建交通事故类案件“一体化”调解平台,“林娜法官工作室”办结交通事故案件768件,调解率88.15%,案件实际兑付率98.7%,真正实现案结事了,成为实践多元化解纠纷亮点工作。二是深入推进家事审判,转变家事审判观念,引入“离婚缓冲期”“婚姻冷静期”等理念,推开“离婚证明书”制度,突出保护婚姻各方合法权益,关爱子女健康成长,维护社会基本细胞稳定的家事审判职能作用,简化婚姻关系生效证明环节,效果良好。办结婚姻家庭类案件1235件,发出“离婚证明书”60份,促成35个危机家庭重归于好。
强化执行工作,维护司法权威。受理申请执行案件2735件,执结2520件,结案标的额2.7亿元,。一是持续加大执行力度。针对被执行人难找的问题,与公安机关联合建立临控机制,移交长期下落不明临控对象257人(次),依法拘留46人,临控案件实际执结率达到63%;加大拒执罪适用力度,对有能力拒不履行法院判决的行为,坚决依法追究当事人刑事责任,移送公安侦查2案2人,自动履行率100%;完善信用惩戒机制,依照县委县政府《支持人民法院解决执行难问题意见》部署要求,规范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联合惩戒措施和救济、退出程序。先后发布失信被执行人2026例,限制失信人出行、办理贷款和信用卡492人(次),强力挤压失信行为空间。二是提升执行信息化水平,高标准建设执行指挥中心,实现执行立案、流程、查询、结案、归档等信息化管理,通过“总对总”信息平台查询财产线索12.5万余条,银行存款1.8亿元、车辆894台、支付宝和微信余额400余万元。在淘宝网发布66例拍卖信息,成交23例,一部分“骨头案”得到顺利执行,成为全市首家利用网络拍卖的法院。
积极推进规范管理
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汶上县法院牢牢把握队伍管理重心,突出抓好队伍政治信念、司法能力、廉洁担当等关键环节,不断提升法院队伍整体素质。
强化政治引领,提升队伍政治素养。一是深入开展“两学一做”, 强化“四个”意识。坚持党建带队建、党建促队建、党建强队建的原则,理顺支部三会一课,规范党组民主生活会,实现“批评与自我批评”常态化,发挥了党支部的堡垒、示范作用。组织“喜迎十九大读书会”“十九大专题党课”等活动,把学习、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提升个人政治修为。二是积极组织以“展党员风采、树先锋形象”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党员日+”活动,“党员岗”“志愿队”“文明号”等争创行动在全院上下纷纷推开,制作MV《党啊我想对你说》表达了法官爱党为民的真挚情怀,凝聚形成强有力的战斗集体,取得良好效果。1人获得全县劳模称号,2个内设部门获得“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25人(次)受到上级嘉奖、记功表彰。三是做好法院文化建设,突出文化引领作用。在办公区建设党建墙,使干警通过图像、文字等直观了解党的光辉岁月,彰显法院工作政治性。把审判区建成廉政楼,确立“毅廉崇德 博学笃行 尚法致公”的院训,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植入法院、法官灵魂,培养干警扎实的学风、务实的作风。
推进司法改革,提升队伍司法能力。一是认真落实法官员额改革,司法能力明显提升。按照司法改革部署,通过考试、考核,推荐、遴选等程序,一批优秀法官进入员额,法官总数从73名减少到35名,法官人数减少108.6%,人均承担办案数量增加一倍,案件质效、司法能力实现大幅提升。二是认真实施审判团队管理改革,组建30个审判团队,5个执行团队。严格落实办案终身负责制,做到由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通过量化考核、质效通报等手段,审判团队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人均结案247.9件,比去年同期提高67.8%,切实发挥了团队办案整体效能。三是建立专业化法官工作室,推进管理创新。法官工作室实行诉前调解、立案、保全、审判、司法确认一体化办案方式,简化办案程序,缩短办案周期。“林娜法官工作室”探索多元纠纷化解办法,用好社会联调机制,个人结案是全院人均结案的3.1倍,办案效率显著提升,成为社会管理创新典型。
大力改善司法环境
诉讼服务功效更加健全
坚持以建设“智慧法院”为目标,进一步夯实法院基础性保障工作,司法服务环境、司法保障能力得到全新改善,基层基础工作实现跨越发展。
夯实发展基石,推进科技强警。一是全面完成诉讼服务中心及四处法庭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作。先后投入资金3200余万元,信息化办案场所从200余平米增加到3200余平米,立案、审判、执行、调解、信访、申诉等多种诉讼功能得到有效整合。在人民法庭科学配置“法官工作室、人民调解室、司法确认室、案件分流室”等四室功能,司法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改善。二是有效补齐科技短板,大幅提升信息化程度。新建科技法庭25个,在看守所新建驻所刑事审判庭1处,案件庭审实现了全程留痕,电子卷宗同步生成,办案全程可复制、可再现。执行指挥中心聚合执行信息中枢,使现场连线、远程调度、坐阵指挥成为现实。
夯实利民便民举措,让司法服务看得见。一是扎实做好诉调对接工作,不断提升案件质效。完善调解、速裁、简易、和解、终结等程序。规范人民调解员制度,既充分发挥诉的主导作用,又切实利用调的配合优势,将诉与调有机结合,提高纠纷解决的质量和效率。二是持续推进司法公开。严格执行“应公开尽公开”原则,所有应公开的裁判文书一律上网公开,方便当事人上网查询诉讼信息。制作诉讼风险“五笔帐”动漫宣传片,在立案区、审判区循环播放,用生动灵活的公开方式帮助群众算清诉讼帐,打明白官司。三是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帮助困难群众打的起官司,对老幼病残一律给予减缓免诉讼费用,对无财产可供执行的特困申请执行人按规定实施救助,协调专项救助资金11万元,对8件案件当事人实施司法救助,减缓免诉讼、执行费用10万余元。
新的一年里,汶上县法院将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职责,不忘初心再起航 牢记使命勇担当,全面做好人民法院各项工作,为县域经济社会改革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通讯员 苏斌 衣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