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王伟
近日,全市环保成绩出炉,金乡县在全市各县市区名列前茅。其实,该县广大居民更有切身体验,2017年雾霾笼罩的天气相比于2016年少之又少,与之相反的是蓝天白云的天气愈来愈多,带口罩出门的也越来越少。每当风和日丽的好天气,一张张醉人的“金乡蓝”就刷爆朋友圈。然而这一片迷人的“金乡蓝”是来之不易的。
去年,金乡县紧紧围绕绿色发展大局,将环保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实事来抓,倒逼城乡一体生态提质发展。特别是借助大气污染治理这一行动,以解决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重点,不断调整和转换工作思路,不断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不断创新和丰富工作举措,强化污染治理,推进总量减排,建立起“横到边、纵到底、广覆盖”的目标责任体系,扬尘、燃煤、机动车尾气、餐饮油烟等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明显成效。
保卫蓝天,对污染源的监测与控制是关键。去年,金乡县加大惩治力度,开展了一系列整治企业污染专项行动,对50家“散乱污”企业进行了清理整改。为保持秋冬季节大气质量持续好转不反弹,对治理“散乱污”企业工作进行“回头看”,严格落实“两断三清”,坚持问题导向,积极自查自纠,确保“散乱污”企业整治不反弹。环保局与镇街联合执法,对辖区内10蒸吨以下燃煤小锅炉坚决予以取缔,对已备案整改完毕的807台燃煤小锅炉进行复查,确保使用洁净能源。投资5000余万元对8台10蒸吨以上燃煤锅炉进行超低排放改造。同时加大对散煤质量抽检力度,依法查处销售不合格散煤行为,进一步规范煤炭市场经营秩序。
环保部门还根据辖区南北狭长地理特点划分南部、中部、北部三个环境突出问题整治区,设立三个监察执法大队,完成了“分区作战、齐头推进、集中整合”环境执法监管体系建设,形成“两纵双线一集中”网格监管模式,建立一员三档+重污染天气应急档案。积极探索“互联网+环保”新路径,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了大数据研判中心暨网格化监管平台,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全县环保网格化建设的动态管控,根据镇街网格的污染源坐标实现定位管理。投资40余万元购置环保无人机,加挂视频监控和空气质量监测分析仪器,对高空排放、瞬时排放污染点源实施全方位监控。累计整改各类环境问题765个,查处企业186家次,罚款1015万元,行政、刑事拘留42人,问责60人次,严厉打击了环境违法行为,确保了污染防治成果,全县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该县环卫部门调动环保作业车辆,调整城区道路洒水、机械清扫的作业班次,对城区各主次干道、重点路段进行冲洗洒水、机械清扫,切实降低道路扬尘负荷。城市执法部门严厉打击渣土运输及建筑垃圾运输车辆、水泥罐车、工程运输车抛、洒、滴、漏等污染环境卫生行为,采取机动形式,对重点区域和路段实行定人、定岗值守,不间断执勤和巡查,检查渣土运输车是否按规定运输,是否存在未覆盖等现象。遇到群众投诉渣土抛洒问题,第一时间安排人员处理,保障道路整洁。去年年初,金乡县还根据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求,组织县执法局、公安局、食药监局、工商局、环保局等多部门联合行动,集中130名执法人员、20余辆执法车辆组成专项整治行动组,对夜市烧烤摊开展夜宵排档占道经营、噪音扰民及油烟露天乱排放等进行整治,积极动员餐饮服务业经营者安装油烟净化设施。通过多次督导,全县共规范、劝导店外经营、夜市摊点520户,取缔流动摊点1000余家,已有400余家餐饮单位安装了油烟净化器,油烟净化器安装完成率达74.13%。同时,为全面做好大气污染防治,提升空气质量,我县在各镇街陆续开通天然气,积极推进气代煤改造工程,现已有3300余户老百姓体验到天然气这一清洁能源带来的诸多便利。此外,为增强生态环境承载力,去年金乡县还成功争创成为“国家园林县城”,城区、园区、镇区绿化提升工程加快实施,新增城市绿地面积26万平方米,绿地率达36%,绿化覆盖率4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平方米。
金乡县还把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作为大气污染治理的一项重要措施,不断落实秸秆禁烧主体责任,严禁镇街及农村区域在垃圾临时堆放点就地焚烧或使用简陋设施焚烧生活垃圾。各镇街和农业部门坚持宣传开路,营造禁烧意识。利用农业信息网、广播电视、张贴禁烧标语、悬挂横幅、12316电话、出动宣传车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秸秆禁烧的危害和综合利用的科学知识,使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户晓,营造全社会参与、全民动员的浓厚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引导农民群众自觉做好秸秆还田、青贮等回收利用,杜绝焚烧行为。并建立完善日调度通报和禁烧工作零报告制度,对农作物收获、秸秆各渠道利用、网格人员值守和火点及处理情况进行日调度通报,有效控制了秸秆焚烧现象,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