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逊
“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暨金融工作会议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准确把握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经济工作新部署新要求,深刻分析了当前我市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面临的机遇条件,明确了2018年全市经济工作的思路目标和重点任务,为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理清了路子。下一步,我们将深刻领会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丰富内涵,进一步将新发展理念融入到工作实践的全过程,以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气魄和担当,持续优化服务、狠抓政策落实,着力增创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新优势,以实际行动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市中小企业局局长杜宏春说。
杜宏春介绍,过去的一年,全市中小企业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新旧动能有关决策部署,持续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推动全市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实现了扩面强基、转型升级的良好发展态势。预计2017年全市民营经济较年初增加3.6万户,实现营业收入突破1.3万亿元,中小微企业发展到9.3万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达到2650户。
杜宏春表示,2018年,我们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扎实实施中小企业新旧动能转换“886”课题工程为牵引,着力从营造发展氛围、加强载体建设、强化主体培育、优化人才服务、健全服务体系、强化组织保障等6个方面集中发力,推动全市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走上动态跃升的快车道,实现高质量、高水平发展。一是营造发展氛围,激发民营经济的新活力。以宣传贯彻新颁布的《中小企业促进法》为引领,大力普及创业政策、倡树创业典型,办好济宁市第二届创新创业成果交流暨“名优特新”商品博览会。二是加强载体建设,推进中小企业集聚集群发展。(下转2版D)
(上接1版D)大力度推进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特色产业镇、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建设,着力培育和壮大一批中小企业产业聚集区。三是强化主体培育,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布局实施“6+10”中小企业新旧动能转换精准培育工程,打造一批示范样板。充分发挥新旧动能企业联盟引领优势,对现有的50家联盟企业给予重点帮扶支持。继续实施“专精特新”培育、“一企一技术”等系列创新能力提升项目,推动传统企业引入新技术、新模式,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鼓励企业参加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等知名展览展会。四是优化人才服务,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继续实施中小企业素质提升“百千万”培训工程,将培养造就一批具有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的优秀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队伍作为引领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五是健全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大对市县两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培育支持,推动各服务平台形成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按照“诊断-对标-购买-培优”四部曲的服务程序,突出精准扶持,减少平均用力,推进一批成长性企业尽快做强做大。六是强化组织保障,确保各项决策落实到位。
杜宏春表示,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全市中小企业系统将不忘初心、积极作为、砥砺前行,努力推动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实现更大突破,为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转型振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