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1月10日
首页
第03版:

走好转型发展之路

本报评论员 华峰

近日,市委书记王艺华在金乡县调研重点项目建设情况时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增强转型发展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干好工作,走好转型发展之路,确保新一年开好局、起好步。

转型发展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是济宁的一次浴火重生。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加快推进我市“一二五六”目标思路的关键之年。做好新一年的工作,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更加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不移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和领袖权威,坚定不移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济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当前,济宁市正面临着产业和城市双转型的重大任务,既有探索改革试验试点的优势,也有破解改革重大难题的需要。越是在这种关键时期,越需要坚持用改革的精神、思路和办法来破题。要抓住契机,敢于实践,坚定不移走好转型发展之路。

坚定不移走好转型发展之路,要坚持以改革促转型,进一步推动转型发展的制度建设。我们要切实增强转型发展的责任感和自觉性,认真落实抓住机遇加快转型步伐的要求。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摆脱煤炭依赖的思维方式,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素质性矛盾和问题,当下要用非常之力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发展,长远要有恒久之功坚持不懈推进经济转型发展,走出一条产业优、质量高、效益好、可持续的发展新路,努力实现经济转型发展持久的强劲态势。济宁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十分紧迫、更为紧要。必须破除“煤炭依赖”,必须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体制和政策支撑。坚持以改促转,着力激发转型发展内生动力,着力培育转型发展新动能,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转型发展的责任感和自觉性,把转型发展的突破口放在新旧动能转换上,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聚焦实体经济发展,突出抓好项目的规划实施,不断推动增量崛起、存量变革、跨界融合。

坚定不移走好转型发展之路,要从标准、安全、质量、考核等方面强化环保倒逼转型的力度。走好转型升级之路,是环境保护的必然结果。抓住转型升级这一机遇,不只是对一个时期的生态环境治理,更在于我们能否牢固树立起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们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进一步校准发展思路,在推动生态环境治理、推动绿色发展上采取一系列切实有力的行动:以建设生态强市成为战略行动目标,建设美丽济宁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生态环境已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制约着经济发展。一定要推动形成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实施铁腕治污。因此,为塑造一个宜居的生活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青山绿水,必须走好转型升级之路,减少能耗与污染,这是一个要长期坚守的方针。

坚定不移走好转型发展之路,要抓住思想转型这个根本,坚定提升经济转型发展的思想自觉。全市上下务必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央关于当前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深刻认识我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定不移地走好转型发展之路,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惟如此,济宁才能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新路。要牢牢扭住转型发展这条主线,增强转型自觉,保持转型定力,形成转型合力,放胆转型、强力转型。要紧紧抓住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能源革命等重大机遇,主动转型、深度转型。要不断优化班子结构,选调配备一批善于抓经济的干部充实到一线重要岗位,推动转型升级“再出发”。

百舸争流千帆竞,借海扬帆奋者先。转型发展之路是十分艰巨的任务,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任何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任何畏艰畏难、消极观望的心态都是不正确的。我们要以苦干实干促转型,进一步奏响“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济宁最强音,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以转型发展的实际成效迎接改革开放40周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为其上下而求索。转型仍在进行时,发展还需再奋蹄。推进转型升级非一日之功,抢抓机遇不能等待、不能观望、不能懈怠。我市各级领导干部务必认清大势,加快行动,主动作为,持之以恒,再创转型发展新佳绩。

2018-01-10 本报评论员 华峰 1 1 日报 content_521792.html 1 走好转型发展之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