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逊
“近年来,兖州区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坚持人才优先发展理念,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强区之基、竞争之本、转型之要,为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兖州区委书记王宏伟介绍。他表示,下一步,兖州区将深入贯彻全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持续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发挥高端人才引领作用,聚焦“产业链”抓好人才队伍和平台建设,全力将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努力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崭新局面。
据了解,兖州区市级以上高端人才达到77人,其中“两院”院士、国家重点人才工程人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等省级以上重点人才总量突破40人。健全工作机制,树牢人才“第一资源”理念。统筹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引育机制,实施高端人才引育工程、“校企联姻”工程、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家业长青”培养工程、“蓝领工匠”培育工程等重点工程项目,吸引一大批高层次人才扎根兖州创新创业,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原生动力。盘活人才资源,打造人才聚集“新高地”。围绕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等重点领域,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组织重点企业赴“大院大所”开展政产学研对接,激发企业创新转型内生动力。组建天南海北“兖州人”人才库,成立人才联络服务工作站,举办高层次人才“兖州行”等对接活动,集聚了在外人才资源优势。建强引才载体,提升人才创新承载力。积极引导支持企业加强各类人才平台载体建设,省级以上人才平台数量突破70家,其中国家级7家。加快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钢结构建筑经典研究院落户兖州,建成中科先行新材料研究院和产业基地。
就贯彻落实好全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王宏伟表示,下步将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以政策引领为主抓手,不断释放人才集聚效应。不断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强化顶层设计,出台更加优惠的人才配套支持政策,构建有足够区域竞争力的政策体系。赴京津冀、长三角开展专题招才活动,定期发布急需紧缺人才目录,精准对接北京理工、中国石油等高校的人才项目,签约青岛中科、杭州创智等知名猎头公司,在更大范围内招引高端人才,确保年底前再引进领军人才团队10个以上。二是继续提升平台载体聚才水平。深入实施任城—北大“沃土计划”,加快建设中科大资源环境研究中心、“创业邦”城市创新学院,在德国北莱茵州设立任城人才工作站,申报建设一批市级以上企业研发平台,在北京、深圳建设2家人才飞地,就地吸引领军人才,提升高端人才承载力。三是继续强化领军人才引领作用。用好领军人才“朋友圈”“创新圈”,在新能源、新材料、现代金融等领域重点支持15个人才团队申报省级以上人才工程,加速人才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发挥高技能人才示范作用,三年内培育高技能人才1500余人,解决100项关键技术和工艺难题,提升任城区产业竞争力。四是继续优化创业创新宜居环境。密织人才创业创新服务网点,在城区新建6家“任创汇”联盟分站,延伸人才服务触角。完善党委联系专家和人才工作专员制度,保姆式服务领军人才。尽快建成运河人才会客厅、创业路演厅,将人才引进、产业规划、项目合作结合起来,打造一体化、全生态人才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