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兖州讯(通讯员 王帅)近年来,鼓楼街道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从“搭平台、强队伍、促创新、重特色”等四方面入手,全面加强文明鼓楼建设。
优化平台建设,搭建村居文明“微剧院”。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了村居文化阵地建设,配备了一批文体器械,建设了一批小广场、小绿地,修缮一批健身器材,加强村居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街道综合文化站和各村居“五室一站”等文化阵地作用,激活村居“农家书屋”,文化墙,健身小广场、小绿地等“微型文化阵地”,形成集文化娱乐、教育培训、健身休闲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立体化、生活化村居文化“微剧院”,全力打造“10分钟便民文化服务圈”。
强化队伍建设,培育村居文明“带头人”。深入开展文化队伍培训工作,深度结合“十百千”村居文化队伍培训,依托村居文化服务中心,挖掘培育村居文明“带头人”,制定合理的文化骨干培训和考评体系。进一步壮大鼓楼街道民间艺术团,积极支持吸纳辖区内文化队伍,目前街道辖区内共有文化队伍100余支,成员超过2000余人,24个村居至少拥有1支以上的文化专职队伍,至少拥有2人以上文化“带头人”。活动涵盖舞蹈、书法、绘画、声乐、电声等多种艺术形式。各村居均成立5人以上的文明劝导队,在辖区内开展文明劝导活动。
推进机制创新,激活村居文明“有活水”。初步形成了“队伍自管+村居帮扶+街道指导”村居文化队伍管理机制,在充分发挥街道和村居帮扶指导力度的同时,进一步激发村居文化队伍和文化带头人自身创造力和主动性。构建文明共建体系。加强与该区文广新局、文化馆及各类专业技术单位协调培训,积极开展“法律进社区”“健康知识进社区”“文明出行进社区”等文明共建活动,定期开展专项文化培训工作,指导村居文化活动开展,提升村居文化活动水平。
突出特色活动,打造村居文明“大品牌”。坚持以文化项目为引导和支撑,通过构建“街道+社区+文化队伍”文化平台搭建模式,开展一系列主题鲜明、生动活泼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实现文化乐民。按照“文化队伍建在社区”的要求和部署,鼓楼街道积极组织引导各社区积极培养文化骨干,激活各类文化队伍,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打响了鼓楼街道“邻里节”“春雨行动”“学儒践德”等文化活动品牌。通过各种社区“晚会”“专场演出”“活动比赛”“爱心墙”等平台资源,配合助残、敬老、爱幼等主题,以“送节目,送文化,送培训,送教材”等形式,结合辖区民俗优势,搭建民建民享民乐等文化全民共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