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1月03日
首页
第07版:

“实”字打头转作风

■本报通讯员 代传春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在学习宣传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兖州区新驿镇的广大党员干部正通过一件件实事,认真践行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为民担当。

民生代办贴民心

2017年12月11日,刚上班,就见新一村村会计赵西元就拿着一叠新农合、养老保险、大病救助等材料来到镇党群服务中心办事大厅,为村民代办相关事务。

老赵是村里的民生代办员,由于他熟悉相关政策流程,材料准备充分,所有手续不到20分钟就办理完了。不只赵西元,在办事大厅服务窗口前还有10多个村的民生代办员正在忙碌着为群众代办事务。

“原来村民办事情摸不到门,找不到人,再加上对一些相关政策和流程不了解,一些简单的事情往往要跑多趟才能办成,不仅浪费了时间,还在干群间产生了隔阂。”赵西元说,自从民生代办员制度实行以来,村干部以往的拖沓、懒散作风不见了,都把落实这项制度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的一个好渠道。

“现在办事,只要按照代办员给的办事‘明白纸’去准备好相关材料后,交给代办员,啥事就不用管了。这民生代办制度真是暖心得很。”义和庄村的董大哥称赞道。

干部坐班暖民心

“以前找村干部不是去家里、就是去地里,有时候还不一定能找到人,现在去村办公室就能见到人。”西西村老党员王传方说,“加强村干部值班工作抓得很及时,不仅促进了村干部转变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暖了群众的心。”

为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新驿镇把加强村干部值班工作作为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具体举措之一,严格要求村“两委”每天要召开干部晨会,安排部署当天的工作,明确至少一名村干部在办公室全天值班,并把当天工作内容详细记录在案,并将此纳入年底综合考核。

村干部值班制度的严格执行,带来的是村干部工作作风的转变、服务意识的提升,更是乡村振兴的突破。东一村“两委”针对群众反映的美丽乡村基础设施维护、绿化保洁等方面的问题,牢固树立问题导向,严格实行村干部、街长、保洁员、农户分级管护责任制,同时积极发挥历史人文优势,打造的顿丘游园顺利通过了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的验收。

党员带头聚民心

“我是党员我带头”,西东村党员喊出了这样的响亮口号。今年以来,为更大力度提升村庄环境面貌,全力打好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攻坚战,西东村党支部组织党员成立了5支“美丽乡村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全村党员积极参与村庄绿化美化、硬化净化等工作,义务打扫卫生、帮扶贫困户、治安巡逻……成为党员们工作生活的一种常态,受到群众普遍好评。

“转作风没有休止符,树形象没有终点站。”新驿镇党委书记张猛说,全镇2000多名党员的作风如何,表现咋样,人人事关十九大精神能不能在新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事关全镇能不能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大局,必须坚持抓“关键少数”紧而又紧,抓“大多数”实而又实,发扬“钉钉子”精神,全力开展亮身份、提能力、树形象活动,力促广大党员服务群众本领实现新提升。

党的十九大以来,全镇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结合具体工作实际,相继组织开展了“争当致富带头人,群众贴心人”“服务当先锋,真情暖百姓”“当敬业先锋,做奉献标兵”等各具特色、丰富多彩主题实践活动,古驿大地处处呈现出党群齐心协力建小康的新气象、大合唱。

2018-01-03 1 1 日报 content_520471.html 1 “实”字打头转作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