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历史方位谋伟业,不畏浮云遮望眼;
以时间节点为坐标,乘风破浪铿锵行。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是开启新时代济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重要一年。确保今年我市经济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对推动济宁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刚刚过去的2017年,全市各级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和省委书记刘家义在济宁调研时讲话精神,按照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确立的“一二五六”目标思路,强化责任担当,狠抓工作落实,全市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向好态势,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发展的活力和后劲不断增强,发展的环境和条件明显优化,发展的干劲和氛围日趋浓厚,为今年的工作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全市上下一定要进一步增强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从宏观经济利好因素越来越多、风险和挑战不容忽视两个方面客观分析今年经济形势,树立底线思维,做好充分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确保今年工作有一个好的开局、好的发展。
当前,济宁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工业发展的提质增效阶段、城市发展的追赶阶段、民生改善的提升阶段。确保开好局起好步,我们要把握好济宁发展的这些阶段性特征,迎难而上,奋勇争先。要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与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更加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不移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和领袖权威,坚定不移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推动济宁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抓住重点,把控全局。确保开好局起好步,要把握好经济工作总要求,把稳增长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千方百计做好“进”的文章,大幅度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要把握好今年的工作重点,更大力度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以“四新四化”项目为抓手,做好增量崛起、存量变革、跨界融合“三篇文章”;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发展农业“新六产”,实现一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要更大力度推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突出抓好“放管服”改革,重点抓好开放平台建设,大力推动园区提档升级;要更大力度抓招商上项目,继续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主题主线,进一步深化产业招商、精准招商的工作机制,全力以赴推动项目落地建设、达产见效;要更大力度加快文化强市首善之区建设,全力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登峰、落地、传播、转化”,规划建设大运河文化经济示范区,全力展现济宁作为“运河之都”的风采风貌;要更大力度突破城市建设,把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作为城市建设发展的总目标,按照网格化、精细化管理要求搞好城市管理,加快推进都市区融合发展,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要更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按照轻重缓急列出明年民生项目单子,落实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要把握好发展的底线要求,围绕打好打赢安全生产、生态环保、脱贫攻坚、金融风险防控、维护社会稳定五场攻坚战,进一步保持定力、完善思路,将各项攻坚措施固化提升为长效管用、长期坚持的工作机制,实现创新发展转型发展持续发展。
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实干精神,坚持抓实抓细抓紧抓严,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干给一级看,进一步营造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浓厚氛围,我们就一定能开好局、起好步,全面做好今年经济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更坚实的物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