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9日
首页
第02版:

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一所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每一个学校有每一个学校的文化特色。如果一所学校没有自己的文化特色,那么这所学校在严格意义上就不能称其为一所学校。

我们二十里铺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清醒地认识到文化的秉承和创新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至始至终坚持文化立校的战略发展路子,致力于以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来创建文化名校和特色教育的思路,时刻关注和指导街道所辖每一所中小学的校园文化培养和建设,至2017年11月,基本实现了辖区内的每一所学校都具备了自己的文化特色和文化氛围,初步实现了每一所学校都焕发着自己的文化精神风貌。

为了实现“文化立校,办特色教育”目标,我们二十里铺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展开工作。

一、实施“文化立校”战略,立名校之魂魄

我们始终认为文化是名校之魂,是支撑一所学校健康持续发展的生生不息的动力。实施“文化立校”是培育学校特色的必然选择。2017年,在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我们二十里铺街道所有学校基建项目工程和小班额教育目标顺利完成。在所辖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内部基础设施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条件下,街道结合党的十九大,结合二十里铺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现实,适时提出了“文化立校”的战略目标。街道党工委数次莅临各中小学,与学校领导和教师共商文化立校、发展特色教育的百年大计,指导学校深挖每一所学校的历史文化底蕴,现实的文化传承和师生的精神文化重塑,从外而内打造文化名校。经过全体师生的努力,街道所辖学校,进一步发掘、继承、弘扬二十里铺街道教育发展历程中积淀的深厚文化底蕴、优秀的教育传统与良好的学校精神,并将它转化为一种氛围、一种品位,成为学校的标识和品牌,成为教师与学生自觉的文化追求,并转化为师生的行动准则,成为我们街道上下和教育内部共同的追求。

打造具有二十里铺教育特色的人文校园、人文管理、人文领导、人文教师、人文学生,从而塑造二十里铺教育的文化品格,营造二十里铺教育的文化氛围,培养全体师生的文化认同,进而培养各个学校各自共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形成学校的核心凝聚力,意义重大。鉴于“文化可以兴邦、文化可以立国、文化可以治校”的考虑,我们必须坚持“文化立校”的发展战略,走“文化立校”的发展之路。 “文化立校”就是用文化塑造学校,用文化撑起学校发展的广阔空间,用文化引领师生迈向诗意栖居的教育乐园。走一条用文化立校,培育学校特色培育名校的新路子。对辖区内学校统一文化规划定位,形成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二、让办学理念成为学校办学的航灯,立名校之方略

我们二十里铺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清醒地意识到,文化立校,理念先行。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一所学校要树立自身的品牌,必然要求具有科学的办学理念。

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指导下,所辖各学校都关注学校内涵的发展。首先从教育思想的源头抓起,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全体师生共同提炼学校的办学思想,形成“人本化、前瞻性”的办学理念,并发展成师生共同的愿景。其次积极宣传倡导学校精神,以此激励师生努力进取。并从学校的办学传统和现实教育资源中提取有特点的基因,使之升华为学校共识的价值标准。并积淀为学校优良的教育传统和校风、教风、学风,以此引导学校、教师、学生的良性发展。

我们街道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切实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认真落实五年规划,努力实现“辖区内学校办成全市农村教育现代化的窗口、教育科研的基地、素质教育的典型”的总体办学目标。这个是学校的文化基本方略。

三、让“三风一训”成为学校特色发展的丰厚底蕴,立名校之脊梁

在帮助各校确立鲜明的办学理念的同时,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指示各校以办学理念为核心,进一步加强学校“三风一训”建设。

“三风一训”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本质所在,学校的高楼大厦和管理的规范化并不能体现其存在的价值,其文化底蕴深厚程度及文明传承的历史才真正体现出其存在的全部意义,也代表着学校内涵发展的历程;这好比一个健康的人,他仅仅有健壮的体魄(物质条件),合理的习惯(生活规范)还不够,还必须有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理想信念,它才真正代表着这个人的生命和价值,我们才说这个人有“内涵”。

“三风”,即校风学风师风;“一训”就是校训。其中校训是“三风”的灵魂,“三风”是校训的经络。校训从高度、广度上统帅了学校的发展内涵。学校,乃是一切知识与科学、原理与事实、探索与发现、实践与思索的汇集地,它所描绘的思想疆域,是传道授业者、知识求取者的精神朝圣地。校训,更是浓缩着学校的教育理念,汇聚着师者的仁人博爱,流淌着学者的渴求追寻,是学校思想的灵魂,激励着学生为知识和成长勤勉努力,鼓舞着教师为教书育人燃烧蜡炬。而对于校训,《辞海》中有云:"学校为训育上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成匾额,悬之校中公见之地,其目的在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但若只是简单地择几句儒雅之文束之高阁,悬之公见之地,校训也就失去了其真正的价值。校训,应是学校灵魂的化身、个性的缩影。

为突出“三风一训”建设,在街道领导的指导下,各学校重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

1、学校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无形载体,增强学校凝聚力。精神文化建设要与学校办学理念相统一。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敢于争先的进取意识;爱岗敬业的师德风范;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是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2、学校以环境文化建设为有形载体,增强环境育人的动力。学校环境文化是一种潜在的课程,是学校内涵的外在表现,建设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对学校的环境文化进行整体规划。坚持环境文化建设的“文化品位、人文精神和时代气息”,力求“突出特色与个性,突出人文与科学”,努力融情感陶冶、人文关怀、生命价值于其中,以适应新课程对学校环境文化生命性的要求。

3、学校以软硬两方面建设为载体,增强文化的投射力。一方面是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建设“整洁、规范、和谐、文明”的校园。另一方面是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准确把握学校文化建设方向,坚持民族性和时代性相结合,实现“让每面墙壁说话,让每个角落育人”,让“激励、关爱、和谐、文明”在整个校园里“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真正实现环境育人,催人奋进,鼓励创新。

四、让“教师的成长”成为学校文化内涵发展的基石,精神引领,规范约束,立名校之筋骨

教师的发展是学校文化内涵发展的基础,是促进学校和学生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学校内涵发展的主要积淀者,没有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也失去了有形的支撑。因此,精神引领,规范约束是教师发展的大方向。

1、注重制度文化建设,增强学校的影响力。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发展的动力系统。办学行为的规范、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运行与创新,都必须依靠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它是一个不断朝着民主管理和依法治校相结合的方向迈进的历程。制度文化又是学校的基础文化,也是学校内涵发展所必需的内容。在制度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做到:制度要健全、要合理、要体现严肃性、要体现延续性、要以人为本、要因事而宜,因人而宜。并且善于用制度规范人,保证学校有一个健康的工作秩序;用制度激励人,以调动和保护教职工的积极性;用制度培育人,以增强教职工的遵纪意识、守法行为。

2、实行“年规划、月计划、周安排、日检查”的管理模式,增强制度规范的凝聚力。精神引领,唤醒热情。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引领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成长,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在教学中找到感觉,在教育中找到成就。实现做好自己、照亮他人、幸福家庭、造福社会的人生价值,达到工作快乐、快乐工作的幸福境界。严格制度,规范约束。制定完善的制度,执行的关键。力争把每一份工作做细、做精、做优,把想做的做成,把做成的做好,把做好的做成品牌。

五、让“德育活动”成为学校文化发展的活力,立名校之气血

活动是学校的生命,是学校的气血。德育活动是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它从学生的角度体现着学校内涵发展的外在形式:

1、构建生活情境德育模式,探讨基于现实生活的德育方法,走进学生心灵,引领学生的精神世界走向真、善、美的崇高境界。

2、深入开展行为习惯教育,以《习惯银行》课程实施和传统教育训练为抓手,加强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学生行为文明达标率达到90%以上。

3、加强班级建设,营造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鼓励班主任争创德育特色班级,班级管理提高到新的水平。

4、完善德育活动体系,统筹安排好各种专题教育活动、常规教育活动及九项精品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活动的育人功效。

六、让“特色学校建设”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亮点,立名校之华彩

学校的特色化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表现形式,同时它也为学校内涵的发民增添了亮丽的风景,是学校内涵的真正灵魂,创建特色化学校的寻求途径并不简单,也不雷同,应经历这样一个过程:

1、进行准确的自身定位,从而形成鲜明个性,固化并彰显出特色,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一所学校生存和发展、创建品牌的基础。

2、要建立特色化的培养模式,并保持长时间的相对稳定,首先要打好学生质量的基础,这是学校的真正品牌,结合自身发展实际建立稳定的培养模式、形成自己的课程体系,这是学校的质量承诺得以兑现的过程保障。它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培养模式”是一所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千万要避免人云亦云,把无色当特色。

3、要在即定目标的指引下坚定不移的进行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它是特色学校创建的保障。

总之,学校内涵的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学校文化也要不断的总结、规划、探索和实践。目前二十里铺基本实现了教育装备高起点,校园文化高品位,学校管理高层次,教师队伍高素质,课堂教学高效率,教育科研高境界,全面育人高质量。二十里铺街道正处在教育发展的关键窗口期,用精品文化培育责任学子,以优秀传统文化打造特色教育,以“文化立校、特色办学”为导向,带领二十里铺的教育走上优质教育的康庄大道。

2017-12-29 1 1 日报 content_519613.html 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