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逊
本报通讯员 赵长亮 王伟
“王杰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永远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学习践行王杰精神,让王杰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徐州某旅王杰生前所在连发表重要讲话,号召全军学习王杰 “一心为革命”的理想信念,“两不怕”的战斗精神,“三不伸手”的高尚情操,“四个自问”的人生境界。传承红色基因,当好红色传人。近日,记者来到英雄故里金乡县进行采访,感受王杰精神在这里落地生根,闪烁着新时代的光芒。
在王杰母校——金乡一中,新校区内“弘扬王杰精神,争做四有新人”的口号高挂楼宇,据张金启校长介绍,为继承发扬王杰精神,让王杰的精神在金乡永存,学校组织全校师生每年在清明节都会到王杰纪念馆进行追思,新生入校徒步往返王杰纪念馆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通过王杰班开展主题活动,向王杰学习,并开展校内党员和王杰班同学到王杰生前所在部队参观学习,营造好学习王杰精神的社会氛围。每次学习王杰精神时,老师们和同学们都为王杰日志里的生活记录所感动。
弘扬王杰精神,传承榜样力量。12月19日上午,在王杰母校金乡一中召开的座谈会上,王杰的校友、战友辛庆文谈到王杰牺牲当天的情景,依然印象深刻。“我今年已经80岁了。我和王杰上学时是同学,当兵也是一块入伍。”说起王杰,这位80岁的老人仍然心痛不已。他介绍,王杰牺牲当天,辛庆文正在参加营党委扩大会议。突然一声炮响,辛庆文迅速跑出会议室,赶往东侧训练场地。刚发现王杰的时候,他的眼睛还没有闭上。“我急忙上去扶起了王杰,抱在怀里,喊着‘王杰!王杰!’这时王杰胸右边,还向外流着血。我用手捂着,泪水流在了王杰的脸上。王杰的双手没了,膝盖也没了。”“王杰!王杰!你别离开我,我一定把你带回家去!”辛庆文高喊着……在安置完王杰的遗体后,辛庆文把给王杰擦除血迹的破布残片带回家,放在祖传的衣柜里珍藏了整整四十五年,后来捐给了王杰纪念馆。提起这,老人眼睛渐渐泛红。他深情回忆了英雄生活的点点滴滴和牺牲的经过,真实地还原了一个“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在荣誉上不伸手、在待遇上不伸手、在物质上不伸手”的英雄王杰,说到激动处,辛庆文老人留下了热泪。他说:“王杰是一点一滴成长起来的英雄,他说过‘我只要活着,就要为别人做好事’。王杰牺牲了,但王杰精神让我学了一辈子。”
2011年6月,教育部为金乡县第一中学“王杰班”授牌。此后,金乡一中每两年在高二年级中评选一次,至今已评选过三次“王杰班”。在这里,从校园的勤奋好学到社区的义务劳动,“王杰班”的师生们充分感受着优秀校友王杰的家国情怀,全面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王杰班”班主任李奎河在看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王杰生前所在连的新闻图片后,立马用手机截屏,准备第二天一早到教室放在教学一体机上,告知同学们这个消息。“没想到,第二天我刚进教室,就看到了班里已经在播放这张合影,十分感动。”李奎河说,王杰是金乡人的骄傲,我们身为“王杰班”的一员,这本身又是一种骄傲,对同学们更是一种激励,今后更加处处用王杰精神要求自己,向王杰看齐。
今年74岁的王伟川是王杰村村民。比王杰小一岁的他,也是王杰的同学。一直到王杰参军前,两人都在一起玩耍。参军后,王伟川再也没有见过王杰,直到听说他救人牺牲的消息。12月19日上午,阳光正暖,在村里王杰纪念馆前,王伟川掏出王杰牺牲50周年时同学们自发编撰的王杰纪念册,随手翻看着。王杰上学时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品质高尚,为人坦诚。直到现在,儿时的场景还不时回荡在王伟川脑海,“作为王杰的同学,感到很骄傲。我平时一直都收集着王杰的事迹资料,时常拿出来看看,回忆回忆、感想感想,对他的事迹、诗歌、领导的题词,我都念念不忘。”
王杰事迹被挖掘报道后,王伟川和同村其他同学们都成了王杰生前事迹义务讲解员,给村里人和前来参观的人们义务讲解。只要有人问起王杰生前事,他们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随着时间流逝,今年村里仅剩下18位对王杰熟悉的老人了。
“王杰的枪,我们扛;王杰的歌,我们唱。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一心为革命,永远跟着党……”这是传颂王杰精神流传很广的一首歌。王遵德今年已经82岁,是王杰的“近门子”。他说王杰的事迹在村里一直广为传颂,王杰精神一直影响着我。我现在老了,干不动了,但还有余力打扫卫生,现在我是村里的保洁员,负责全村的街道卫生,就让我用余力擦亮王杰的故乡吧。
王井兰是王杰的堂弟。他说哥哥是家里的荣耀,从小就是我的榜样,不管是学习、生活还是工作,我都以他为楷模,学习他的高尚品质,学习他的英雄事迹。现在我是村干部了,在生活和工作中,一定向哥哥看齐,当好学习、弘扬王杰精神的领头人,踏踏实实工作,真心实意为民办事,用实际行动守护和践行王杰精神。
王恩国是王杰村的村支书。他说,全国上下都在学习王杰精神,作为王杰村的村支书,我感到很荣耀,也很有压力。王杰精神就像一块金字招牌,时刻照耀在我面前,指导我如何踏实工作,如何全心全意为民服务,如何多为百姓谋福祉。同时也像一座高山一样激励着我,如果我的工作干不好,就愧对王杰精神,愧对“王杰村”三个字。连年来,在王恩国的带领下,全村各项工作在鱼山街道都名列前茅。
市文物局驻王杰村第一书记马荣华表示,能在王杰的家乡驻村,感到很荣幸,可以近距离学习王杰精神,感受王杰精神,并用于指导践行今后的工作。王杰纪念馆老馆就座落在王杰村,现在已是文物,我们已申请了专项资金,准备修缮纪念馆,擦亮王杰精神,就像习总书记强调的一样,“王杰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永远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学习践行王杰精神,让王杰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半个世纪以来,在王杰精神鼓舞下,金乡县先模事迹层出不穷。时代楷模陈新宁、救火烈士周轲、齐鲁好少年李目辉,还有张先军、刘丙军、刘联合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两个不怕”“三不伸手”的王杰精神,引领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金乡人自强不息、勇往直前,共建共享美好新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