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梁山讯(通讯员 翟红敏)水泊街道以文化惠民为中心,突出抓好文化资源整合、文化活动开展、文化工作督查,加强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日前,在县文广新局指导下,水泊街道布点的19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已全面建成,初步打造出集思想教育、科技培训、文体活动、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促进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夯实了基础。
加强领导,优化建设机制。街道党工委充分认识文化工作与宣传思想工作的本质属性,调整优化领导体制,明确文化工作由负责宣传工作的党委委员一并分管,整合职责,理顺关系,落实人员,充实工作力量,建立健全机制长效运行。严格内部管理制度,围绕运行方式、人员管理、设施使用等环节建章立制,促进良性运转。
建用并重,创新建设模式。明确功能定位科学布局。立足各村实际情况,在原有房屋、广场状况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资金改建扩建、科学设置儒学讲堂、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文体综合活动室、文化广场,添置了书橱书柜、图书、电脑、健身器材、棋牌桌椅、围棋、象棋等硬件设施,每个村(社区)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均建有200平方米以上的中心建筑和500平方米以上的文化广场。
强化管理,保证功能发挥。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明确专人对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设施予以管护,及时对内外环境卫生进行清理整治。深化在服务中教育引导群众工作,大力开展好人线索、身边好党员等宣传教育活动,引导群众自办广场舞、面点培训班等活动,不断丰富活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