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9日
首页
第06版:

花钱少了,面子有了,百姓乐了

金乡把移风易俗工作做进群众心坎里

■本报通讯员 陈腾飞 莫鑫

红白理事会打开群众心结

“结个婚都得借钱,为了自身面子,为了让人觉得子女孝顺,很少有家庭讲究量力而行。”羊山镇东三村红白理事会会长吕金鹏感慨地说。富的还好说,穷的怎么办?不少家庭因为彩礼问题发生矛盾。

引导群众打破千百年来形成的习俗传统,做好宣传教育和正面引导是移风易俗工作开展的关键。在卜集镇李堂村,群众对殡葬改革工作并没有多少抵触情绪,更多的是支持拥护,该村的支部书记说:“原来的陈风陋俗,根子在于群众抹不开面子,打不开心结,如今事实证明群众是非常拥护的。”

为了解决红白事让村民不堪重负的问题,金乡县所有村庄村都建立了红白理事会,由村党支部书记兼任会长,把村内有影响力的老党员、老干部、老军人、老教师充实到理事会。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县里指导标准和镇操作模板,在充分讨论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明确规定本村婚丧等事宜的办理流程、标准要求。

群众操办红白事,提前报红白理事会,违规操办红白事的,红白理事会及时予以纠正,对于不听从劝告的,红白理事会退出操办事宜,并向镇街民政办报告。对于违规操办的群众,记录在案,今后农村精神文明各类评佳树优荣誉称号不再考虑。各村红白理事会在镇街民政办指导下,全面负责本村(居)红白事的登记及操办工作。

“自从村里成立了红白理事会,谁家有事都找红白理事会来料理。前几天我们村的一个白事办下来花了不到5000元,不仅省了不少钱,村里的风气也变好了。”葛针庙村党支部书记李登贵说。

“五好家庭”让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在胡集镇开展了“倡导移风易俗,推进乡风文明”系列活动和“开明情理好婆婆” “孝老敬亲好媳妇” “遵纪守法好家庭” “诚信种植好农户” “爱心助人好村民”等农村“五好典型”评选活动。 

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倡树文明节俭、个性现代的婚嫁新风,厚养薄葬、科学文明的丧葬新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节俭新风,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文明新风更加深入人心,也让群众真正感受到移风易俗给他们带来的可喜变化。

胡集镇宣传委员杜传庆表示:“通过好婆婆好儿媳的评选,我们镇的移风易俗工作得到了很大推进,吵架闹矛盾的现象比以前少了,厚养薄葬的意识加强了,群众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据了解,金乡县已将移风易俗工作作为“新农村新生活”培训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妇女、青年在移风易俗中的骨干作用。同时,把移风易俗作为文明示范户、文明家庭、文明村创建和“好媳妇、好婆婆”评选的重要标准,发挥引导示范作用。

党员干部唱主角,移风易俗蔚然成风

“党员干部严格执行《关于规范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事前报告》等各项规定,做到廉洁规范、勤俭节约、文明健康,不借机敛财,不搞奢侈浪费,不搞封建迷信,以实际行动树立廉洁、节俭、文明的新风尚,为广大人民群众做好示范和表率。”这是金乡党员干部向群众的庄严承诺。

“我子女多,亲戚朋友也多,本想借孩子结婚多摆几桌热闹热闹,但村里党员干部都带头简办,少请客人少铺张,所以我也就改了主意,只请了一些本家的亲戚。这是好事,咱得支持。”金乡街道的王大爷乐呵呵地说。

据了解,金乡县注重发挥党员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联人士在移风易俗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结合正在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以县纪委的名义下发了《关于严格规范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的暂行规定》《关于严格落实党员干部职工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报告制度的通知》,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3万余份,坚持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抓党风带政风促民风。实行事前报告制度,红事提前7天报告,白事第一时间报告并签订《共产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操办婚丧喜庆事宜事前报告及承诺表》,在事后5日内将实际操办情况报所在党组织、人大、政协或村红白理事会备案。明确规定,党员干部操办红白事提前将办事地点、邀请人员、桌数和每桌标准等详细情况报所在党组织。操办红白事当天,党员所在党组织派人实地查看操办情况,仔细检查是否存在违规现象,若存在违规应及时予以纠正,不听从劝告的报纪委按有关规定处理。

2017-12-19 花钱少了,面子有了,百姓乐了 1 1 日报 content_516348.html 1 金乡把移风易俗工作做进群众心坎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