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建业
初冬时节,记者走进喻屯街道农村采访,看到的是村庄规划整齐,道路清洁畅通,新建的党群服务中心规范有序,高标准蔬菜大棚和幼儿园等项目建设已近尾声,群众安居乐业。当地干部群众高兴地说,这是上级派来的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给我们带来的新变化。
喻屯工作队队长杨光荣告诉记者:“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当好党的政策的宣传队、农村党建工作队、精准脱贫施工队、为民办事服务队”。工作队按照“入农户访民情、抓党建促脱贫、办实事解难题”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驻村帮扶工作,各项工作取得明显进展。
南田村口有一废水坑,平日水面垃圾漂浮,周围群众的生活废水直接往里排放,水质浑浊不堪,气味难闻,蚊虫滋生,严重影响了村里的卫生和形象。区农机局领导和工作组的同志调研后,成功争取到国家环保部改善农村水塘环保治理项目,投入近80万元,用两个月的时间硬化了坑塘周边,安装了不锈钢护栏,坑内种植蒲草,并在旁边修建了一处凉亭和小广场,昔日的废水坑变成了水清荷香、休闲纳凉的好去处,村民们无不欢欣鼓舞,纷纷夸赞“工作组给俺村办了一件大好事!”
真情帮扶谋福祉。新一轮驻村帮扶工作以来,喻屯工作队通过佩戴党徽开展入户访、电话访、短信访、微信访、地头谈、座谈会等形式,累计走访 “三老三户”等群众3000余户10000余人次,发放干群连心卡2000余张,收集社情民意40余条。第一书记8个项目全部完工,总投资91万元。在党建引领方面,各村每月25、26日举行主题党日活动,围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带领党员按时上党课和外出学习考察,并举行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报告会、座谈会,重温入党誓词,走访慰问困难老党员。
工作队聚焦脱贫攻坚,新建了党群服务中心5处,在兴福集村建设精品甜瓜大棚12个,年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张桥村成功申报省级苗木合作社、市级家庭农场和重点龙头企业各一个,争取资金11万元,李户村扶持亳菊、水蛭产业发展获利60万元,带动300余人就业。办实事解难题,全力参与镇村夏秋农业生产和秸秆禁烧、清河行动、旱厕改造、移风易俗、大气污染防治、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争取、协调各类资金750余万元,协调残疾人器具40余件,开展免费理发、义诊、送戏下乡10余次,实施危房改造8户,城南张村协调资金3万元购买排灌站电机,张桥村协调资金2.5万元购买发放图书5000余册。
件件实事暖民心。如今,“第一书记”和帮扶队员成为当地干部群众信赖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