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3日
首页
第03版:

突出抓好年终盘点 持续巩固脱贫成果

本报评论员 华峰

看望慰问困难群众,是年末岁尾的一项重要工作。党的十九大对扶贫工作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我们要严格落实党中央及上级党委的部署要求,把扶贫大事当“家事”,把贫困人口当“家人”,咬定目标,苦干实干,为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作出应有贡献。各级各相关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突出抓好年终盘点,围绕总体目标查缺补漏,瞄准问题短板整体提高,把好退出关口确保实效,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任务,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履职尽责、同向发力,持续强化责任落实、资金投入、政策供给等要素保障,持续拓宽产业就业、兜底救助、健康医疗、住房保障等脱贫路径,持续加大巡察督查、执纪监督、审计调查、监测评估工作力度,确保年度脱贫工作按既定目标扎实推进。

确保年度脱贫工作按既定目标扎实推进,就要坚持大扶贫格局。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由此可见,报告对脱贫攻坚的要求既强调大扶贫格局,又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既是中国共产党对脱贫攻坚工作提出的新的战略要求,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智慧。在精准扶贫的基础上,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大扶贫格局,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提出精准扶贫理念后的又一重大的理论创新。总之,在脱贫攻坚战的决胜阶段,大扶贫与精准扶贫并不矛盾。大扶贫格局是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必要要求,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理论武器,符合我国当前脱贫攻坚决胜阶段的实际情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确保年度脱贫工作按既定目标扎实推进,就要突出抓好考核评估,发挥好指挥棒作用。通过实施严格的考核评估,倒逼责任落实,促进问题整改。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民富才能国强,国强才能民富。扶贫工作涉及的环节众多,包括贫困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是一个全过程工作,应该系统开展。只有坚持大扶贫理念,形成扶贫项目制定——项目执行——项目评估——项目改进的完整闭环,扶贫项目才能更加精准,具有可持续性。对于扶贫攻坚工作而言,干没干、干的好不好,必须要用严格的考核评估来衡量,必须以严格的制度执行,来倒逼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扶贫攻坚任重而道远,但没有回头路,更没有什么余地,找出脱贫短板、消除贫困死角、严格考核评估、加强督查巡查,都是关键一环,都是重要一步,我们相信,只要环环相扣、步步为营,脱贫攻坚之战斗必胜,共同富裕之目标必成。

确保年度脱贫工作按既定目标扎实推进,就要完善多部门联动机制。扶贫工作涉及众多职能部门,需要完善多部门联动机制,才能有效推进各项扶贫工作的开展。各级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整合资金,部门联动集中力量,搭建项目建设平台,积极支持配合项目实施,确保扎实有效地完成帮扶任务。扶持陷入深度贫困的地区和个体,无疑需要形成政策合力,但更需要打开脑筋,走出传统的路径依赖,找准突破口。各级政府在成立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还应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加强部门间的有效配合,尤其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更应该加强部门间的联动机制建设。同时,应该广泛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帮扶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编织牢固坚实的社会扶贫网,强化部门联动力量。深度贫困地区现在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扶持,要用好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脱贫攻坚更加需要强化落地,吹糠见米,把资源配置到合理、高效的地方。只有精准识别贫困成因,全面把握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真正确保精准施策,才能实现前人所不能的脱贫壮举。

新的征程,令世界期待。万马奔腾需要逞勇争先的奋进气势,而百舸争流要有和衷共济的团结精神。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走向共同富裕的征程中,党的十九大对扶贫工作提出了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二二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的新目标、新要求,我们要严格落实党中央及上级党委的部署要求,把扶贫大事当“家事”,把贫困人口当“家人”,咬定目标,苦干实干,为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作出应有贡献。

2017-12-13 本报评论员 华峰 1 1 日报 content_515135.html 1 突出抓好年终盘点 持续巩固脱贫成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