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1日
首页
第07版:

扎实做好学校安全 全力打造平安校园

■本报通讯员 焦勇 丁大庆

2017年,全市教育系统按照省、市安全生产和平安校园建设工作部署,以“内固外优”为主线,深入推进教育系统“安全生产百日攻坚”、“排查安全隐患防范四类风险”、“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素质固安”、“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护校安园”等重点工程,有力维护了教育安全稳定。济宁市教育局被评为“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全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安全监督科负责人被评为“济宁最美安全卫士”。

完善监管机制

健全组织领导体系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学校安全,调整了分管副市长为组长、25个部门为成员的“济宁市学校安全与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市人大常委会对全市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情况进行了专题督办调研。市教育局制定了学校安全年度工作方案,调整领导小组,明确了科室、直属单位安全监管“一岗双责”任务分工,与市直学校签订了《安全工作责任书》。在总体工作布局上,确立了“一纲五线”工作思路,把学校安全作为一条重要工作线。举办了全市2017年度学校安全工作会议暨学校安全管理培训班。召开济宁市教育系统进一步加强党的十九大安全工作暨校方责任险工作会议,转发省教育厅、省财政厅、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山东监管局《关于进一步做好校方责任保险有关工作的通知》,实施了新一轮校方责任保险工作。落实“四项工作制度”:(1)督导检查制度。开展高频次、多领域的校园安全专项督查。市政府组织了春季开学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专项督查、秋季开学校园周边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校园安保检查、学校食堂食品卫生检查、校车安全督查、校园消防全面排查、预防学生溺水安全督查、“大班额”在建项目工程安全督查等8项督查。市教育局下发《关于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党的十九大安保维稳工作专项督导的通知》,成立了13个督导组对所有乡镇、学校幼儿园全面督导。(2)联席会议制度。2017年市政府召开2次13家成员部门参加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推进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会议,督促有关部门加大整治力度,全面完成问题整改。(3)信息通报报告制度。定期向成员部门和县市区编发《平安校园建设简报》。各县市区教育局定期向市教育局报告安全工作,市教育局汇总上报市安委会、省教育厅。在十九大前后坚持每天向市安委会报告校园安全督导检查情况。(4)安全应急处置制度。落实《济宁市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学校幼儿园层层制定各类预案,组建了校长任组长,保安、后勤、值班教师为主体的3万名应急救援队伍。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针对暴雪、暴雨、雾霾等恶劣天气,及时下发预警通知,调整上放学时间,有效防范了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强化教育管理

实施平安校园“素质固安”工程

加强“济宁市学校安全教育网络平台”的建设利用。通过“互联网+安全”,持续推进安全教育进学校、进课堂、进家庭。2017年,利用安全教育平台组织44万名学生参加“平安寒假专项活动”、70万名学生参加“平安暑假专项活动”、64万名学生参加“安全教育日专项活动”、86万名学生参加“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30万名学生参加“消防知识网络大赛”、75万名学生参加“秋季安全第一课专题教育活动”、72万名学生参加“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2862所学校依托平台开展了安全教学,2.9万名教师参与安全教育授课,在线授课完成26万课时,106万名学生和家长参与网上学习,在线训练完成900万人次,学校安全教育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

提升安全管理人员业务能力。分“教学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治安安全、校舍安全、后勤设施安全、危险化学品安全、食堂与卫生防疫安全”等8个类别,组建了“济宁市千名安全检查专家库”,举办了专家库人选专题培训班。组织参加了全省中小学安全管理专题培训班。在济宁人民警察培训基地举办了2期校园保卫人员专题培训班。成立“济宁教育学会中小学安全教育研究专业理事会”,组建了市教育局“素质固安”送教下乡讲师团。

加强安全教育演练。开展了“安全教育日”、“防灾减灾周”、“学校安全月”、“9·18应急疏散演练”等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开设安全教育课,应急疏散演练中小学每月开展一次,幼儿园每季度开展一次。创建山东省“学校安全文化建设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学校103所,5所学校被评为省级示范学校。评选表彰“平安校园建设先进个人”100名、“平安校园建设先进单位”200所。

加强学生防溺水工作。市安委会、市政府办公室先后下发紧急通知,市政府专门发出《致县市区长一封信》,督促县市区政府、有关部门依法落实各类水域的政府属地监管职责和部门行业监管职责,市政府组织2次防溺水专项督查。市教育局将6月份定为“预防学生溺水公益宣传月”,全方位加强防溺水安全教育,开展了“珍爱生命、远离溺水”为主题的“中小学生预防溺水专题教育”活动。制作发放了126万张《济宁市中小学生预防溺水安全教育卡片》。2017年全市学生意外溺水人数比上年减少78%。

提高消防安全教育管理水平。指导学校幼儿园每学期组织一次消防疏散演练。组织30万名学生参加消防安全知识网络大赛,在2017年全国首届中小学生消防知识网络大赛中,我市37名学生获“全国优胜奖”,占全省获奖人数的21%。

压实工作责任

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

借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完善工作协调与督促调度长效机制,持续加大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市创城办、市教育局牵头,对济宁城区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了多次现场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反馈给有关部门限期解决。制定了《济宁市城区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问题台账》,建立了动态上报与每周调度制度。2017年9月初,市政府办公室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周边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紧急通知》,督促县市区政府利用1个月时间对辖区内学校幼儿园集中开展了校园周边安全隐患大检查活动。市县有关部门依法履职、主动作为,全力推进校园周边环境整治,集中解决了一大批影响校园周边秩序的突出问题。

市教育局实行学校网格化管理责任制,根据校园周边现场摸排和市直部门整改落实情况,定期排查更新问题台账,每周向有关部门发布问题清单,督促迅速整改相关问题。市公安局指导加强校园安保队伍建设,组建了由教师、家长、护校志愿者组成的6.3万人联防队伍。深化“护校安园”行动,在校园周边设立警务室1600多个、护校岗1100多个,查处校园周边治安案件158起,检查娱乐场所、书店、音像店、玩具店、网吧等1000多家,将校园周边视频监控纳入天网工程,建成使用4100个。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组织了学校食堂自查、季度检查、飞行检查、联合教育部门督查等活动,2017年检查学校食堂1313家,整改249家,责令整改学生小饭桌161家,取缔无证经营小饭桌16家,秋季开学后对743家取得登记许可的学生小饭桌在学校门前和网站公示,全面筛查校园周边食品安全问题隐患,组织食品快检91批次。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利用网吧监管平台进行24小时监控,严格落实上网登记制度、禁止未成年人上网制度和禁止超时经营制度。对校园周边出版物市场、图书零售店、音像制品店明察暗访,对出版、印刷、发行的中小学教辅材料进行全面梳理,发现有违法违规出版的,立即责令整改。2017年检查网吧562家次,书刊点报亭170家次,歌舞娱乐场所130家次,书店313家次。市工商局强化校园周边市场主体登记准入监管,打击假冒伪劣,规范经营秩序。开通维权绿色通道,实行青少年消费者投诉举报首问负责制。成立3个校园周边治理督导小组,每周到校园周边巡查不少于两次。加大对“牙签弩”售卖行为的执法监管力度,全面摸排校园周边玩具店、文具店、批发市场等售卖“牙签弩”等危险品的问题,发现问题立即进行执法整改。市卫生计生委加大校园传染病防控力度,联合教育部门组织“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活动,开展了“除害防病”爱国卫生主题运动,组织了大规模环境清理活动,清除居民小区、学校等重点场所积存垃圾,进行了环境消杀。市住建局加强对学校“大班额”项目在建工程及周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的管理,督促安全文明施工,重点开展了“大班额”项目建筑工地安全检查,并对学校周边建筑工地进行不间断巡查,下达隐患整改(停工)通知书30份,提出隐患整改意见1700余条。市质监局组织特种设备监察人员对部分学校周边商户使用煤气罐等进行了现场检查,对商户进行了安全使用宣传。市城市管理局加大上放学时段管理力度,取缔了学校周边占道经营的流动摊点,严查高音喇叭、商业促销等噪声扰民行为,规范各类车辆停放秩序,协助做好交通疏导工作,取缔占道经营、店外经营乱点4000余处。其他部门根据各自监管职责,积极推动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形成了多方参与、合力攻坚的良好氛围。

加强隐患排查

落实校园安全各项防范措施

开展学校安全三项行动。市教育局下发了《济宁市教育系统安全生产百日攻坚治理行动方案》、《全市教育系统开展排查安全隐患防范四类风险专项行动通知》、《济宁市教育局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方案》、《全市教育系统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等文件,组织开展了排查安全隐患防范四类风险专项行动、教育系统安全生产百日攻坚集中行动、安全生产大检查行动。三项行动以“安全教育、校车安全、消防安全、防溺水安全、防汛安全、校舍安全、危险化学品安全、食堂食品与卫生防疫安全、校园治安安全、校园周边环境安全、集体活动安全、应急预警处置”等12项工作为重点内容,深入教学、后勤一线和校园周边,加强隐患排查,有效防范和遏制了学校安全事故发生。

加强校车专项整治。深化道路交通“平安行·你我他”行动,建立交通安全提醒制度,利用“放学前一分钟教育”、交通安全宣传栏、发放明白纸等,教育学生文明乘车、文明骑车、文明步行,不乘违规车辆上下学,提醒家长落实监护责任,不租用不符合规定的车辆接送学生。调整了19家部门组成的校车安全管理联席会议,指导县市区完善校车许可使用审查机制。全市现有注册专用校车687辆。市安委会下发《全市校车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市校车办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市7部门组成4个联合督查组,对县市区校车安全进行了督查。

加强消防安全排查。市教育局出台《全市教育系统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工作方案》,以学校幼儿园在建工程、教学楼、办公楼、配电房、实验室、危险化学品保管室、食堂厨房、图书馆、电脑室、学生宿舍、校内电力线路等部位为重点,联合有关部门,全面排查学校建设工程电气设计施工、线路使用管理、电气使用维护等方面存在的隐患。2017年8月,市教育局与市消防支队联合组成2个检查组开展了暑期消防安全大检查,对市直学校检查做到全覆盖。

2017-12-11 1 1 日报 content_514737.html 1 扎实做好学校安全 全力打造平安校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