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任城讯(通讯员 李爽 满龙诚)越河街道以党建统领,坚持“三突出”,不断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激发党组织活力,力促作用发挥,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
突出日常管理教育,增强党性修养。越河街道把党员日常的思想教育纳入计划,建章立制,推进“两学一做”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形成了建过硬支部、做合格党员、当干事先锋的生动局面。细化学习党章党规、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作为“两学一做”教育的重要内容,组织辖区内党员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认真落实分专题学习、经常性学习、开放式学习等,在持续学、深入学上下工夫,推动学习成为广大党员的自觉行动和日常习惯。积极引导辖区党员利用“灯塔—党员在线”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自主学习,坚持“线上”学和“线下”学相结合,把“两学一做”融入党员日常生活,不断增强学习的吸引力、针对性和时效性。
突出阵地建设,拓宽联系服务群众平台。今年以来,越河街道以服务民生为导向,着力加强设施阵地建设。拆除爱客多广场上的违章建筑,对广场进行提档升级,打造成为集文化、休闲、健身、娱乐为一体的“阳光越河”党建主题广场和党群服务中心,分为红色记忆和红色传承两个篇章,为居民提供服务的同时,让居民有机会了解党的历史,拉近党群关系,激发党员群众的激情和热情,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投资60万元,在武胜桥社区建设160平方米的社会组织孵化中心,设有党员阵地、未成年人活动中心、图书室、多功能厅,以党建工作夯实基础,促进社会组织孵化聚集。
突出一居一品,形成多种类、有特色的服务品牌。深化“网格化”+“楼宇”管理,发挥33个网格党支部、196个楼宇党小组作用,推动社区以网格、楼宇为单位开展“居民说事”,争取了居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主动参与社区工作,提升了居民自治水平。自2011年提出“七彩服务、阳光越河”服务品牌以来,街道各基层党组织不断创新,形成了包括竹竿巷社区“爱心驿站”服务队,西大寺社区真情调解室、兴隆社区“五卡服务”、王母阁社区“红旗先锋队”等一系列颇具特色党建品牌,为党员发挥党先锋模范作用提供平台,架好党员群众之间的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