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鲁出生于曲阜市防山镇一个普通的家庭里,因病造成肢体残疾达到二级。2001年在山东省特殊教育中等专业学校学习计算机专业,2002年因身体原因辍学。辍学之后,他在家自学并顺利完成计算机国家三级考试。因为身体残疾,他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屡遭挫折,后来选择自主创业。
由于身体的残疾和不便,8岁的孔德鲁还没有开始上学,后来,父亲找到学校,经过多次商议,学校同意他直接上一年级。孔德鲁天资聪明,三四岁的时候就已经会写很多字。刚入学的时候,父母每天接送,后来自己练习拄双拐,在他的刻苦学习和老师的辛勤教导下,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每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
他一直梦想着将来能考一所好的大学,以此改变命运。可在初三期末临近中考的时候,被查出“神经源性膀胱”,住院40多天,做了“膀胱造瘘术”,他失去了读高中的机会。2001年,初中毕业后没有选择再复读,而是去了山东省特殊教育中等专业学校学习计算机专业。 可天有不测风云,2002年,又因更换“造瘘管”的时候,意外出现膀胱大出血,再次住院两个多月,学业没有办法完成,就这样辍学了。辍学之后,凭着对计算机的热爱,在家自学并顺利完成计算机国家三级考试,从此与互联网结下了渊源。
本想用所学的知识,去找一份适合的工作,可是因为身体的残疾,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屡遭挫折,后来选择自主创业。
创业之初,他在曲阜师范大学门口摆了个小地摊。当时只有一辆手摇三轮车代步,从老家到城里来回跑不方便,就在城里租了个不到五平方米的小房子住,白天摇着三轮车去摆摊儿,卖过小饰品、护膝把套、贝壳、棉花糖。他平时省吃俭用,一年积蓄几千元钱。他用这几千元钱买了一辆三轮摩托车,于2004年至2006年做起了收购棉花的生意。不到三年时间,赚了6万多块钱,这算是他创业路上的第一桶金。
2007年,他以商贸城招商为契机,租了一个96平方米的门头,开始做工艺品生意,可是商贸城位置太偏,经营了三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2010年,开店失败后的孔德鲁带着仅有的600元钱只身去了济南,寄住在朋友租下的一间几平方的民房里。白天骑着摩托三轮车、拄着双拐去跑企业,用所学的计算机知识,承接企业网站建设、维护等工作,晚上去夜市摆地摊儿。
空闲之余,他建立了自己的第一个电商网站“紫贝壳网”,他在网站上专营天然紫贝壳,由于商机把握的比较好,行业做到唯一,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2012年,为了方便济南市民购买到正宗的黄河大米,孔德鲁建立了“黄河大米官网”,凭借着自己所学计算机知识以及SEO优化经验,百度关键字“黄河大米”搜索排名第一,还与多家媒体建立业务合作,黄河大米线上宣传,线下销售,单季度新米500吨的销量,租下两个仓库,创造了新米团购开售第一天排队1公里的壮观场景。
同年,他在老家曲阜市注册成立名下第一家个人独资企业“曲阜市得鲁创展商贸中心”,主要从事电子商务、网站建设、计算机硬件销售等服务。召集6名残疾人朋友,建立了自己的骨干团队。
在济南打拼的日子里,白天拄着双拐做业务,傍晚蹲着马扎儿摆地摊儿,深夜还坐在电脑前写代码,长期以来的久坐和走路,磨破了双脚,坐出了褥疮,曾经跑过多家医院,都没有痊愈,结果在曲阜一个老中医那里治好了。孔德鲁想,是不是可以在网上推广他的药膏?
说干就干,2015年初,孔德鲁回到老家曲阜,注册成立了名下第二家企业“曲阜市岐伯中药研究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医用敷料、消毒用品、医疗器械、外用药膏、医用塑胶产品、卫生用品的销售业务及中药产品的研究推广,并和多家企业合作,成为多家企业的网上销售代理。2016年初,他又注册了商标“易居堂”,专业从事药妆产品的研发及销售,自主产品陆续开发中。
现在,公司已经拥有6名残疾人骨干销售团队,并带动20余名农村残疾人成功居家就业。2016年上半年,公司销售业绩突破百万元,团队成员月均收入都达到了3500元以上。
孔德鲁给他的团队取名为“心梦想工作小组”,一个由残疾人组成的美女团队,负责公司产品的销售和推广,也是公司的业务骨干和中坚力量。她们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还将学到的成果及销售经验反哺社会,帮助了更多的农村残疾朋友走出困境,通过电商实现成功居家就业。
“将来,我们希望把企业做的越来越小” 孔德鲁说。他解释道,互联网模式下,把公司做小、做轻,可以聚焦能量,在自身擅长的领域实现长远发展和突破;把用户做大,则是强调以客户和市场为导向,可以让企业减少经营成本,以获取更大的产品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尤其是身体残疾较为严重的朋友,因为身体的受限,再以朝九晚五、每天签到、按时上下班的程序去规定不现实,“居家就业”是最好的管理模式,尤其在这样一个移动互联网时代,在家抱着手机就能赚钱、就能和客户沟通。
永不言弃,拼搏奋斗,梦想总会实现。将来,孔德鲁还会通过电商培训等方式,带动更多残疾人实现居家就业。
通讯员 孔大为 孔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