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纪闻路 通讯员 郭克鹏
初见朱老师,满脸的微笑,一种莫名的亲切,忙碌的身影,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很具亲和力,很有责任心的科技教师。聊了近两个小时之后,发现朱老师竟是一位健谈的“阳光大男孩”,并且不符合年纪的“天真”和“直率”一览无遗;记者不禁问其感受,朱老师的回答却令记者更加叹服:“人之初心,在于不断地回归,只有找到简单自然的自己,才能找到所有的感觉。”
朱传健,男,1975年2月生,山东金乡县人,济宁市体育运动学校(济宁市体育训练中心)一级教师。山东省优秀科技教师、济宁市“五一”劳动奖章得者、济宁市青联九届委员、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会员。先后荣获全国优质教育科研成果 “优质课件”一等奖、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第16届济宁市青少年创新大赛科技辅导员一等奖等荣誉称号;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子课题 1项,参与省市课题2项,拥有国家专利2项;出版专著《关注体校学生的心理成长》,在《中国教师》、《青少年体育》等国家及省市级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
营造科普教育大环境。充分利用校内的宣传阵地,如黑板报、宣传栏、网络等,大力宣传科技教育内容和意义,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热情,积极营造科普教育的大环境,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科技就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情趣。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意识,朱传健还开展了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活动。2016年3月邀请了任城区老年科技协会副主席郭宝秀等五人来校作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同时,组织学生参观消防演练、聘请专家讲授地震的有关知识。
科技小组活动异彩纷呈。做好科技辅导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近年来,朱传健将自己整个身心都投入到这项工作中。为了更好地向学生宣传和传授科学知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意识,从学生兴趣爱好出发,成立了多个科技小组。先后组织成立了环保科技小组、科技宣传小组、科技制作发明小组、生物科技小组、科研训练小组,各小组都有详细的活动计划和活动记录。为了更好地向其它学校的科技辅导员学习,学习他们先进的经验和方法,朱传健还参加了市体育局教科所的科学课研讨小组。
唤醒每个孩子科学潜能。结合体校实际,围绕以提高科技能力,展示科技成果为目标,开展了一系列科技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科学精神、科学素质,让科技创新的种子扎根于素质教育沃土,唤醒每个孩子的科学潜能。利用节假日,朱传健带领学生参观高新区科技展和科技实践活动。每次活动,拟定活动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各项科技实践活动和参观科技展。多次带领学生参观市科技创新大赛展,并取得优异成绩。在学生学习训练之余,不定期举办科技作品评比活动,这一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学生参加创造发明活动的兴趣。
采访临近结束,朱老师告诉记者说,“做一名优秀的科技辅导员,我的路还很长。成绩只代表过去,科技辅导之路已伸向明天,我将继续用执着去浇灌我的教学生涯,用心血和汗水去谱写一曲科技辅导的华美乐章,用实际行动书写科技之路、强国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