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渔业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围绕市委、市政府总体工作部署和加快发展现代渔业重大战略任务,全力推进“淡水渔业强市”建设,突出生态渔业、品牌、休闲渔业建设,不断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渔业安全生产、养殖污染防控和基层渔业技术推广体系工作,生态指标持续提升:全市渔业养殖总面积达到90.2万亩,水产品产量40.6万吨,养殖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提高到70%。水产品产值60亿元,渔业经济总产值90亿元。渔业二三产业比重达到29.4%。全市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217元,增加就业岗位10万多个。全市主要经济品种的增殖数量达到2.56亿单位,渔业科技贡献率达到21.8%,成果转化率达到60%,水产良种覆盖率达到32%。
过去五年,全市渔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系统上下团结协作、拼搏进取,克服压力和挑战,紧紧围绕生态转型“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的目标实现了全市渔业新跨越:
——生态渔业发展迅猛。过去五年,全市建成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区13处,省级健康养殖示范区17处,建立省级原良种繁育场3处,建设300亩以上规模化养殖基地100处,生态渔业基地建设渐成规模、生态效益初步显现。全市苗种年繁育量14亿尾以上。每年坚持向南四湖及各主要渔业养殖水域实施增殖放流,放流数量近3亿尾。
——渔业品牌战略优势突出。过去五年,先后组织赴北京、上海、沈阳、武汉、西安等地举办微山湖渔业品牌推介会;赴济南、福州、青岛、成都等地参加了国际农交会和渔业博览会,广泛推介了微山湖乌鳢、龙虾、大闸蟹等微山湖系列渔业品牌产品,600余家新闻媒体进行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和报道,签订合同协议10亿多元。
——休闲渔业建设创新突破。过去五年,全市建成省级休闲渔业示范点8处,成立济宁市休闲垂钓协会,举办了近百次休闲垂钓系列赛活动,全省首届休闲垂钓系列赛总决赛的举办使我市休闲垂钓事业走向全省前列。
——水产品质量体系日臻完善。过去五年,全市认定无公害产地120处,认证无公害水产品352个,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5个,带动周边渔民26000余户,带动养殖基地面积4.2万亩。农业部、省、市水产品抽检样品1500余批次,合格率99.5%以上。
——渔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过去五年,全市严格落实“百日禁渔”和常年禁渔区制度并持续巡查,共计执法检查16500余次,查处违法生产案件9050起,处理涉渔案件130余起;为全市2万艘渔船进行检验和提供技术保障;渔业互保累计完成渔民人身平安险52.58万人次,提供保障额度58.89亿元。
——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显著增强。过去五年,全市渔业共承担省市科技项目43项,获得省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2项、省海洋与渔业科学技术奖6项、市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市科技进步三等奖9项。先后有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在济宁建立教学科研基地,“鲁西南渔业监测中心”等一批监测研究平台成立,微山湖专家服务基地成为人社部批准的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
渔业创新研究座谈
良种产业培育考察
休闲垂钓选手风采
北湖放鱼节活动
休闲渔业蓬勃发展(北湖)
渔舟唱晚
渔政执法管理
小朋友欢乐放鱼
渔民丰收
特色品种-蟹
特色品种—乌鳢
特色品种-龙虾
生态渔业池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