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20日
第03版:

深化党建决战脱贫决胜全面小康

——谈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皮小卉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系统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集中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该论著第五部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中,明确指出了决战脱贫攻坚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全面阐述了我国脱贫攻坚战的主要做法和重大成就,系统总结了在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扶贫、脱贫事业的领导力量,党建促脱贫攻坚,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经验。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相继出台重大政策,规划重大项目,开拓出中国特色扶贫、脱贫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经验”,“越是进行脱贫攻坚,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党建引领决战脱贫不仅成为决胜全面小康的成功经验,同时又集中体现了中国政治制度优势,更为世界贡献出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的《全面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任务》一篇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必须做到实打实、不掺任何水分。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更大决心、更精准思路、更有力措施,举全社会之力,向贫困发起总攻,确保所有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信奉者和坚定实践者,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也是党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源泉所在。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打响了脱贫攻坚战,建立健全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落实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动员和凝聚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推动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创造了我国减贫史上前所未有的成就。实践证明,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组织领导是保证。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既是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坚强政治保证,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胜法宝。

党建引领决战脱贫是基于以党建为统领,构建起扶贫、脱贫政策中的执行主体、目标群体和执行措施的体系,明晰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首先确定“扶持谁”,此前对于贫困人口的统计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的抽样调查为基础的推算,大量存在数据、人员的模糊性问题,这就需要对贫困人口的建档立卡,要做实做细做,党建扶贫机制在这些方面发挥出高效的作用。通过发挥社区和村两委的作用,安排人员走家串户识别贫困人口,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评议贫困人口,下派扶贫工作队有效监督政策实施落地等一系列机制,做了扶真贫,真扶贫。其次明确“谁来扶”,一方面形成由党中央、国务院主要负责统筹制定脱貧攻坚大政方针,省级党委和政府对辖区内脱贫攻坚工作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县级党委和政府承担主体责任的工作机制,确保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另一方面选派干部参加驻村帮扶,通过对无党组织书记合适人选或人选不能胜任履职要求的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选派优秀干部作为驻村工作队队员,充实了扶贫力量输送了新鲜血液。最后落实“怎么扶”,习近平强调,要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基层党组织在产业对接、基础建设、易地搬迁、动员社会力量等方面扮演了穿针引线的角色,形成了“党建+”模式。

十八大以来,“以党建促脱贫”被定位为深化贫困治理的制度安排,建构起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体系,是中国政治制度的具体实践也是优势体现:发挥政治引领,提高政治站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役中强化以党建促扶贫,从中央到村庄纵向贯彻党的宗旨,并通过组织动员、组织派遣、组织考核提供组织保障。通过党建扶贫专项工作的机制载体,将党的宗旨融入到贫困治理的实际运行中,深化了党建扶贫的政治站位,以党的组织为载体,为脱贫攻坚提供制度解读前提下的政治引领;创新制度框架,严格监督机制。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谈到中国式的减贫经验时,习近平首先说的就是:“坚持中国制度的优势,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一起抓扶贫,层层落实责任制的治理格局”。通过自上而下的党内组织贯通,党的建设全覆盖,强化了全国贫困治理的权威性和动员力。以党建促脱贫更加严格的监督机制,纪委监察系统的科层制下沉与巡视制补充的制度安排,成为党建促脱贫工作卓有成效的纪律保障;强化基层党建,加强两委建设。针对贫困乡村党的基层组织涣散,缺乏战斗力、凝聚力等问题,以党建促扶贫的工作首先指向了村党组织建设。党建扶贫以其对公平正义的坚守,对公共事务、村庄发展、国家惠农政策的精准落地事务的过程参与,筑牢和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把扶贫开发与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抓好村级组织配套建设,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

2020年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今年底,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将全部脱贫,这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做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就能打赢的,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更需要在党的领导下集中力量啃下剩余脱贫任务这块“硬骨头”。脱贫摘帽不是这场攻坚战的终点,而是党和人民新奋斗新生活的起点,我们正在踏出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脱贫”之路。(作者单位:中共济宁市委党校)

2020-09-20 ——谈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50204.html 1 深化党建决战脱贫决胜全面小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