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13日
第03版:

百姓的冷暖时刻系在心上

——国网泗水县供电公司精准扶贫侧记

■本报通讯员 闫红鹏

近年来,国网泗水县供电公司立足行业特点,以电网建设为抓手,以扶持产业发展、改善村容村貌、增加村民收入为切入口,勇当脱贫攻坚排头兵,照亮贫困群众的脱贫之路。

农网改造 为贫困山村发展助力

白仲泉村南邻龙湾湖,西靠老寨山,是泗水县一个典型的山区丘陵村庄,受自然地理等因素影响,基础设施较为落后。自2015年以来,泗水公司与白仲泉村结成帮扶联建单位,结合白仲泉电气化村建设,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新建台区2个、配变2台、10千伏架空线路0.9千米、0.4千伏线路1.2千米,大大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电稳了,扶贫产业也扎根了。村民李波自主创业,在村里开办了一个纺织厂,生意红红火火,还为村里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提到村里的用电变化,他高兴地说:“以前家里用电饭煲都困难,现在厂里的机器全开也没事儿,电力十足!”

同样,得益于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白仲泉村告别了低电压和空中“蜘蛛网”,村民们纷纷翻新了老房子,开起了农家乐,昔日的贫困小山村华丽转身。

疫情期间,该公司梳理供电设备运行维护状况,为该村电商平台提供“一对一”“点对点”常态化服务,定期组织人员上门排查用电安全隐患,指导村民通过“网上国网”APP进行业务咨询、电费缴纳等线上服务。

农网改造升级,不仅让村里亮了起来,更是照亮村民心中脱贫致富的希望。

光伏扶贫 让阳光促村民增收

“屋顶上的光伏电站,只要有光照,发电站就可以运转。多亏供电公司的帮忙,年年来检修线路,让俺们轻轻松松把钱赚。”说起屋顶光伏电站的好处,圣水峪镇南仲都村民姚开会高兴地说。他家的屋顶上安装了3千瓦光伏组件,一年能有4000元左右的收入。

走进南仲都村,屋顶上一排排电池板在太阳的照耀下熠熠生辉,这是南仲都村的分布式屋顶光伏扶贫项目。

南仲都村位于镇驻地北4公里,九旗山脚下,龙湾套水库上游,全村共218户728人,其中贫困户43户105人。该镇地处暖温带气候区,光照充足,光伏扶贫已成为当地扶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发电产生的效益不仅能增加村民集体经济收入,还可以为贫困户和低保户提供生活补助。截至目前,泗水境内已并网光伏扶贫发电用户151户,每年可实现收益200多万元。村民有了收入,生活也有了奔头,对于脱贫致富奔小康也就有了信心。

包保帮扶 当贫困群众贴心人

“感谢供电公司的同志们,把我们当成亲人一样对待。在你们的帮助和支持下,我们村50户贫困户实现了脱贫。”白仲泉村党支部书记胥瑞友说,“供电公司帮扶我们村,为我们改造供电线路,帮我们修路、改造路灯设施、建大棚,坚定了我们脱贫的信心。”

济河街道白仲泉村是泗水公司10名联户党员的包保村。第一次“走亲日”那天,他们发现部分村民家存在房屋老旧、屋顶漏水的情况,由于家中没有年轻人,老人没有办法自己修理,一到下雨天,家里变成池塘不说,有时候屋顶的瓦片还会掉下来,存在安全隐患。

于是联户干部详细查看每一户的情况,发现房屋有破败、损坏的,就自掏腰包帮助村民进行修理。

“群众满不满意是检验我们工作是否到位的最好标准。”“要多帮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哪怕是点滴小事,只要用真心换真情,就不怕群众不满意。”这是白仲泉村包保帮扶党员时常挂在嘴边的话。

在入户走访过程中,该公司党委要求帮扶党员除了详细掌握贫困户基本信息以外,更要留意贫困户享受扶贫政策的落实情况。截至目前,累计帮助贫困户解决医疗、住房、教育等方面政策落实问题11项,帮助申报领取特惠保险报销2.8万余元……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头。

渐渐地,10名联户党员成了村民们的贴心人,村民见到他们会热情打招呼,邀请到自个家中做客,有些不愿或不方便给村干部说的心里话也愿意跟他们讲,把他们当成了亲戚。

经过联户干部长时间以来的精准扶贫,该村贫困户都已经脱贫。村子内部的公共设施、电网也得到了改善,供电可靠性大大提高,越来越多的青年回到了村子,开始了创业,白仲泉村慢慢恢复了生机。

2020-09-13 ——国网泗水县供电公司精准扶贫侧记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49478.html 1 百姓的冷暖时刻系在心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