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12日
第04版: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李克济

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有统筹各方的战略布局;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有包举宇内的伟大构想。

马克思说过,“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绝非空穴来风,而是其来有自,立足中国实际、总结中国经验、直面现实问题,有着极强的中国特色、时代特色和实践特色。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却面临发展方式转型的压力,社会财富总体增加却陷入贫富分化的困境,实现现代化任重道远却遭遇资源环境的约束……正是坚持问题导向和科学思维,为了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回应人民群众的强烈期待,“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应运而生。“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清晰展现,治国理政的总体思路完整呈现。其实,对普罗大众而言,“四个全面”并不陌生,在它以战略布局被提出来之前,一系列重大举措就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全面建成小康更加注重“公平正义”,不让一个地区掉队,不让一个人掉队;改革力度之大,可谓空前,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全新征程,推动中国进入了与民更始、全面改革的全新历史时期。

为什么中国新的理论飞跃,关键词会定格在“全面”二字?“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改革进入深水区,“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彼此关联、相互牵扯,牵一发而动全身,那种单兵突进、剑走偏锋的决策只会捉襟见肘。因此,“四个全面”,正是应对时代新挑战,更加注重治理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必然选择。其实,“全面”本身,也是理解“四个全面”的关键,它们不是简单并列、机械组合的关系,而是有着内在的有机联系,“全面建成小康”是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路径,“全面从严治党”是保障,“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把“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落到实处,我们付出汗水,收获的将是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20-09-12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49442.html 1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李克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