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12日
第02版:

端信兖州 素质固安

武洪兵

《春秋元命苞》提到:“兖,端也,信也”。“端信兖州”便成了具有浓厚的文化积淀的见证。自2016年开始,兖州区按照济宁市创新实施“素质固安”工程工作要求,紧抓“八大主线”,创新工作模式,将“端信兖州”文化有机融入“素质固安”工程,打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全民素质教育新模式,有效化解了各类安全风险,筑牢筑实了全区安全生产坚固防线。

项目管理规范化

“想要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兖州区成立了以区委常委、分管区长为组长,区应急管理局局长为副组长,各有关部门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素质固安”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在全区实施“素质固安”工程开展全民安全素质提升行动的意见》等相关文件。以“活动项目”作为“素质固安”工程的基本单位和依托,针对社会层面当前最迫切的安全需求,规划设计并统筹确定13个区级专项工程,由区安委会13个牵头单位分别组织实施,开展61个“素质固安”安全教育活动项目,全力提升全民安全文明素质建设。

培训、警示具体化

兖州区共有各类工商注册生产经营单位3万多家,涉及重大危险源企业11家共12处;境内有5条输油气管线、长93公里。行业门类齐全,安全监管任务繁重。努力提高职工队伍的安全素质,提高广大职工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安全生产的责任感,提高广大职工遵守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的自觉性,兖州区积极推进设立“安全警示教育日”,督促企业结合自身和行业实际,有针对性的安排一天作为“安全警示教育日”,扎实开展“四个一+N”的警示教育活动。

发挥标杆引领作用,把开展扎实、教育成效明显的自主活动在全区范围内进行推广。比如太阳纸业开展的“我向家人讲安全”朋友圈晒图活动、各分厂负责人的现场交流活动和安全志愿者活动,以及华润燃气开展的安全技能大比武活动均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将《临沂金誉石化“6·5”事故警示视频》、《山东省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典型案例汇编》等发放至辖区所有企业,督促企业认真汲取事故教训,组织开展警示教育。

安全服务便民化

兖州区通过整合工会、团委、妇联等多个志愿服务机构,组建了237人的“素质固安”志愿者队伍。格外加强对这支特殊的队伍的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志愿者的安全知识技能,增强志愿服务水平。自队伍成立以来,开展“送教下乡”活动106场次,发放电动车消防禁令、居民防火公约等宣传单页十万余张,悬挂安全条幅500余条,消除群众相关知识盲区,有效提高群众知识素养和参与积极性。

除了志愿者参与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以外,素质固安体验基地也为辖区群众提供形象逼真的安全体验教育。“自从素质固安体验基地建成以来,已经接待辖区各行各业参观体验群众20000余人次,特别是假期,每天都有单位、村居、学校、企业职工群众来参观体验,甭提有多忙了!”兖州区兴隆庄街道接待素质固安基地管理员王刚激动地说。通过到素质固安基地参加体验活动,加深了群众对安全生产的认识,有效提高了群众安全防范意识。

文化、公益浸润化

让安全意识深深扎根在每个兖州人的心中,并作为一种理念贯穿生活的始终,才能为自身的生命筑起一道永久性的安全屏障。这也是兖州区的安全文化发展观。兖州区有6个镇和4个街道办事处,共440个村居。为了安全文化扎根于生活,扎根于安全发展的方方面面,设立890处安全公益广告宣传橱窗和90处电子显示屏。家住滨河社区的刘先生说:“现在从家里出门去上班,不仅村中路的道路干净了,还有随处可见的消防、安全宣传展板。到了单位,安全生产的大红横幅就挂在厂门口。工作中,各种警示标示也随处可见。回到家,兖州电台每月还播放安全教育短片。感觉安全就在自己的身边,提醒着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

围绕“素质固安——人的安全素质提升”这一工作核心,兖州区将继续加大力度,强化措施,扎实工作,让安全融入到每一个人的心中,去护佑生命、导航幸福。

(作者系兖州区安委会办公室主任,兖州区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

2020-09-12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49412.html 1 端信兖州 素质固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