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感染人、吸引人,还因为它“接地气”、“新鲜”,读起来“解渴”,用起来“好使”,行起来“有效”。其秘诀就是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怎样做到实事求是?首先要把“事实”搞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建立在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这个“事实”的科学分析和准确判断基础之上的。比如,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但存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之间和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情况,而这种不平衡又是一些地区、领域和乡村发展不充分造成的,这就不能完全满足人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生活需求。正是基于对这个“事实”的科学分析和准确判断,总书记得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科学结论,而这个结论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重大判断的基本依据。又比如,党的十八大之前一段时间,腐败高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严峻复杂、管党治党宽松软,而许多人“温水煮青蛙”,见怪不怪,不知危险将至。正是基于对这个“事实”的准确判断,总书记强调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思想。再比如,总书记基于对我国经济“三期叠加”这个“事实”的科学分析和准确判断,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大判断和重大举措。可以说,“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的每一条,都是基于对“事实”的科学分析和准确判断得出的,无一例外。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实事”,就是依据客观存在的事实,包括“时”和“势”。实事求是就必然要求与时俱进。实事求是是与时俱进的基础,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必然结果。这就是理论创新的逻辑。总书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实”,作出一系列重大判断、重大结论,提出一系列战略举措,用一系列原创性的崭新思想内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党的基本理论和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
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相统一推进理论创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前提下发展马克思主义,既没有丢掉老祖宗,又讲出符合时代和实践发展实际的“新话”,是继承与发展有机统一的典范。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必须掌握贯穿其中的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既不脱离不断变化的实际,又不拘泥于既有观点,得出符合时代和实践发展变化的新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正学到底、悟到位,才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才能真正变成自己的思维品质、思想武器。 “敢上刀山”、直面挑战的强烈历史担当。
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掌握贯彻其中的强烈的历史担当精神,以总书记为榜样,发扬斗争精神,敢于担当作为,坚持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对大是大非问题敢于发声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练就敢担当、善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领,切实当好敢于斗争的战士,不当爱惜羽毛的绅士。各级党组织也要增强担当意识,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勇于负责的干部负责,落实好“三个区分开来”要求,防范和化解不担当不作为风险,积极营造有利于干部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