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斐
明月照圣境,天涯共此时。月光下的孔子湖,波光粼粼,倒影绰绰,如诗如画;月光下的尼山圣境,松排山面,郁郁葱葱,静谧如怡。
晚上八点整,晚会在万众期待中正式开始,炫目的舞台,璀璨的烟花,热情的观众,构成了晚会的动感画面。今年中秋晚会主会场选在黄河之滨、泰山脚下的曲阜尼山,这里是中国儒家至圣先师孔子的诞生地,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秋晚会选择曲阜,选择尼山,毋庸置疑是对中华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的弘扬与传承。除了曲阜主会场外,今年央视中秋晚会还在吉隆坡和悉尼设立分会场,这是央视秋晚第一次跨出国门在海外设立分会场。位于东南亚的吉隆坡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节日习俗在当地的华人华侨中保存良好。地处南半球的悉尼则国际化、时尚化特点鲜明,华人华侨社团数量多,影响力大。曲阜尼山、吉隆坡、悉尼三地交替互动,更加立体、更加全面地展现了全球华人过中秋、天涯海角共此时的美好场面,使古人诗中“千里共婵娟”的浪漫想象变成了现实。
中秋晚会沿袭一贯的实景山水、唯美大气,整场晚会分为“不舍昼夜”“悠悠我心”“大道之行”三个篇章,齐诵的内容全部取自孔子的儒家名言。儒家文化的精髓和中秋文化的团圆、思念和欢聚是一脉相承的。晚会通过多种艺术形式和融媒体的辅助,把孔子儒家思想与现代文明充分融合,深化中秋节亲情、团圆、思念乃至天下大同、和合文化的内涵。中秋月圆之夜,这个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讲好中国故事的文化圣境,在全球绽放出璀璨的光华。
近年来,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儒学大会、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等一大批国际盛会在曲阜举办,曲阜在推动世界文明交流和儒学研究阐释中的地位日益凸显。2018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分会场、央视秋晚主会场均设在曲阜,体现了党中央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对曲阜的认可。这一系列重大活动,全世界都给予全方位多角度的重视。
整场晚会展现了更深厚的传统文化,更广阔的国际视野,更浓情的团圆思念,更美好的中秋月圆,让亲情思念回家,让中华文化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