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刘太福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今年上半年,不平凡的经历,面对疫情的严重冲击,济宁力抗疫情压力,3月份,迅速启动“百日攻坚”行动,大干一百天,奋力把一季度欠账补回来,上半年各项攻坚目标基本完成,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再次生动诠释了“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的定律。
成绩是干出来的,业绩是拼出来的。在“百日攻坚”行动中,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拿出战时状态,以头拱地、往向冲的干劲,加快工作节奏,卡死工作节点,压实工作责任,立说立行抓落实,开足马力压茬往前赶,努力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把落下的任务补起来、把有效投资拉起来,浓墨重彩地划出了一道逆势上扬的曲线,坚定了我们决战决胜奋力实现全年目标任务的信心和决心。
刚刚召开的全市重点项目现场观摩总结暨冲刺三季度动员会议,发出了让三季度好于二季度、下半年快于上半年,努力冲出经济增长、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扩大消费、深化改革、外资外贸、优化营商环境和民生保障“加速度”的动员令,“冲刺三季度、决战下半年”的号角已吹响,战鼓已擂起。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克难攻坚,决战决胜,唯有咬紧牙关、铆足干劲、迎难而上,坚持“干”字当头,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过硬的工作作风,说了算、定了干、按期完,扑下身子抓落实,只争朝夕抓落实,方能梦想成真。
要坚定信心,完成全年目标不动摇。信心是力量与希望的源泉。全市各级要准确把握当前经济形势,既要清醒认识面临的压力困难,又要认识和把握好当前的有利条件,稳定预期、增强信心。下半年,疫情二次爆发的风险依然存在,市场环境特别是国际经济形势仍不明朗,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越是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形势下,越是要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主动作为。要逐项梳理分析上半年主要指标、省考核指标、重要工作、重大项目、重点工程等完成情况、存在问题,找准在全省、全市的位置,算清差距欠账,制定提升措施,在项目建设等主战场更好地展现出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良好精神状态和过硬作风。
要持续加力,全力推进重点工作。抓住重点才能事半功倍,抓好关键才能纲举目张。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工作千头万绪,抓住重点全力推进,就能事半功倍。“冲刺三季度、决战下半年”,要以落实“六稳六保”为主线,更大力度抓经济运行,更大力度抓项目建设,抓产业发展,抓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更大力度抓污染防治,更大力度兜牢民生底线,扎实推进“和为贵”社会治理中心体系建设和“民情书记”工作,帮助群众解难题;更大力度抓风险防控,时刻绷紧安全生产、社会稳定这跟弦,保社会大局稳定。要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好脱贫攻坚“回头看”,为经济增长、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扩大消费、深化改革、外资外贸、优化营商环境和民生保障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
要担当作为,进一步提升抓落实能力。为政之要,贵在执行落实。提高执行力,提升抓落实能力,既是各级党员干部干事业、谋发展的基石,也是推动济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要始终坚持“行动永远走在表态前头”,带头落实“一线工作法”,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抓工作干事业上,思路清、措施准、见成效。要按照“重点工作攻坚年”的要求,扑下身子深入一线、项目现场,解决具体问题,破解瓶颈制约。要落实工作责任,每项重点工作,都明确责任领导和具体责任人,确保各项工作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努力冲刺三季度,为实现全年目标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