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逊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承载着孔孟之乡850万人民孜孜以求的美好梦想和期盼。济宁市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一处小屋,点亮梦想。嘉祥县推进“希望小屋”儿童关爱项目,为贫困儿童建造一方独立生活空间,点亮美好梦想。
日前,嘉祥县卧龙山街道姚坊村的贫困儿童小梦艺拥有了自己的小房间,新配的基本生活家具、学习书桌让她非常开心。嘉祥微公益协会秘书长高亚琼说:“看到孩子们原来的居住环境脏乱差,心里是很沉重的,当希望小屋建成的时候,孩子在这里学习生活,能够养成一个更好的生活习惯。”
嘉祥县嘉祥街道唐庄村贫困群众石雪云告诉记者,原来住一块儿很拥挤,现在孩子有自己的房间了,每天放了学,都坐在自己房间里写作业,每天都很开心很高兴。”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攻坚成败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完成、事关第一百年目标的实现、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今年以来,济宁市认真贯彻中央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精神,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面启动战时工作机制,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大排查、大整改、大提升”活动,全市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基础进一步巩固,为如期全面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济宁市委、市政府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政治责任,摆在突出位置,坚持高位推进,坚持以上率下,牢牢抓在手上。市县乡村4级书记带头开展遍访贫困对象行动,各级领导干部积极参与,共走访市重点乡镇(街道)20个、省市扶贫工作重点村709个、建档立卡贫困户8.9万人次。
坚持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两手抓、两手硬”,努力将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降至最低。全面保障贫困群众基本生活。全市2.36万名帮扶干部结对帮扶8万多户贫困户,688名乡村振兴服务队员和市县两级1234名第一书记驻守一线,累计投入资金247.7万元,为6866户贫困户发放了应急生活用品,为25795户贫困户发放了防疫物资,为666户贫困户发放了救助金,为800户贫困户提供上门看护照料,为37854户贫困户进行消毒清洁,全市脱贫享受政策人口未出现疑似和确诊病例。
乡村振兴绘出美好画卷
老枣树、石板路、红灯笼、黄泥屋……梁山县大路口乡贾堌堆村天蓝水碧、空气清新,一派黄河水乡风情。近年来,梁山县以贾堌堆村为核心,打造了包含贾堌堆、大张、沙沃李、油坊4个村在内的乡村振兴示范区。片区以“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田园社区”定位,克服自然旅游资源匮乏短板,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水韵梁山”工程,疏通干渠支渠,建设景观水车1处,铺设村内水渠460米,引黄河水入村入渠入塘,实现河渠塘相连,构建了“流水潺潺”水韵美景,打造“黄河新水乡”。昔日脏乱差的村子,目前已经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
经过几年持续发展,梁山县大路口乡逐渐形成春观花、夏纳凉、秋采摘、冬农趣、节庆活动聚人气的旅游热地。2019年1至9月份,接待游客80余万人,其中研学游团体30多个5000余人。通过组建旅游公司,采取收购、入股等方式,改造精品民宿12处,开设农家乐特色小吃、特色商店、儿童游乐、灯光秀等旅游服务项目50余处,形成旅游产业良性循环发展格局。2019年片区4个村集体收入可全部超过20万元,群众年人均可增收2000元。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史无前例地把这个战略庄严地写入党章,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济宁市紧紧围绕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引领区目标定位,建立完善乡村振兴规划政策体系。2019年,济宁示范创建彰显特色、现代农业提质增效、人居环境宜居宜业,乡村振兴绘出新画卷。3个片区入围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片区,曲阜入选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示范县,邹城获评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泗水龙湾湖片区纳入省政府示范创建联系点。打造省市级美丽乡村200个,美丽乡村覆盖率达到30%。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扎实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中部署的一项重大任务。为了提升农村生活环境质量和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生态振兴,济宁市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全市形成了完善的农村生活垃圾“户集中、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收运处理体系。开展“美丽庭院”创建,创建“巾帼文明示范街”144条,市县乡村四级美丽庭院示范户78811户,示范户达标率10.33%。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近年来,济宁市大力推进“一核引领、两环支撑、三带协同、四城驱动”的中心城区重点建设任务,集中力量做大做强做美中心城区,以重大基础设施、产业项目和民生工程为引领,推动中心城区拉开框架、拓展功能、融合发展,济宁城市首位度不断提升,市民满意度舒适度大大提高。
济宁城区王母阁路跨线桥主桥正式通车,成为连接任城区和太白湖新区的重要交通大动脉,对改善济宁主城区交通环境,方便群众出行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车有效缓解了交通高峰时段的拥堵。“原来跨线桥少,出行时间较长,现在又通这条跨线桥,路程缩短了近一半吧,非常便利。”市民张先生表示。
城市发展,路网先行。近两年,我市大力实施重大交通项目建设,不断优化城市发展空间。火炬路跨线桥、车站南路跨老运河桥等牵引性工程,推动城区框架拓展、功能完善。
在新一轮城市发展中,济宁市突出“一核引领”,将太白湖新区作为引领城市发展的主中心,同时,西部新城、蓼河新城、运河新城、颜店新城“四城”建设一体发力,驱动中心城区整体成长、变大变美。
一核、四城,构建起济宁中心城区跨越崛起的空间载体,推动古老的运河之都加速蝶变,加快打造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