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树华
我是一名“85后”,小的时候生活在县城,长大后便到大城市上学,对“三农”知之甚少。2012年春,我成为泗水县委宣传部新闻科的一员。由于工作关系,经常随同领导到农村采访,渐渐的对农村、农业、农民就熟悉了。
2019年秋,我与全县万名干部一起扛起脱贫帮扶联户的责任。有幸与泗张镇峨峪村的脱贫享受政策户魏长娥结对,从此,我与这门“穷亲”结下了不解之缘。
峨峪村是一个新农村社区,魏长娥居住的房子有90多平方米,水电暖齐全。今年61岁的魏长娥,体弱多病,常年吃药打针。
2019年10月16日,我第一次登门拜访魏大娘。她身材瘦削,皮肤黝黑,由于常年饱受病痛折磨,一幅弱不禁风的样子。通过一下午的深入交流,得知魏大娘因年轻时透支性的劳作落下了“难缠病”,现在,腰椎肩盘突出、冠心病、高血压、胃溃疡等重病缠身。魏大娘的老伴去世多年,女儿出嫁,儿子入赘他乡。一双儿女在农村,亦疲于应对生活的重荷,自顾不暇,无力更好的照顾母亲。魏大娘是一个乐观的人,生活虽以痛吻她,她却依然保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每天,她将家里收拾的干净整洁,窗明几净,东西摆放的井然有序。平日里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她总是到村里的手套厂打些零工。
那次见面,我就与魏大娘结下良缘,俩人都觉得很谈得来。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积极帮助魏大娘,及时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注传递给她,让她过上幸福安康的晚年生活。我盘点了她的“两不愁三保障”,明确了扶持重点,并认真填写了《脱贫成效清单》《享受政策清单》。
通过对扶贫政策的学习专研,我熟悉了各项政策。通过筛查比对,魏大娘符合办理门诊慢性病和困难老年人补贴的条件。我整理了魏大娘入院治疗的相关证明材料,身份证、户口本、社保卡,先后向泗张中心卫生院提交了《门诊慢性病申请表》,向泗张镇提交了《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申请表》。
有一天,我拿着魏大娘的慢性病医疗保险证,迫不及待地赶到她家中,见到大娘后我兴奋地说:“大娘,以后你再去泗张中心卫生院拿药就带着这个慢性病医疗保险证,你可别小瞧这个小黄本,这样你累计拿药超过200元以后的费用只需支付25%,你看你现在每个月平均要买300元的药,一年下来就是3600元,现在有了这个小黄本,你一年只需花1050元,省了好大一笔钱呢!”魏大娘接过慢性病医疗保险证激动得一句话都说不出,脸上流下了两行热泪。2019年12月,我又为魏大娘申请办理了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每月增加80元的收入。
新年是阖家欢乐的日子,我想这时应该也是魏大娘最觉得孤独的时候。为此,我产生了想给魏大娘一起过个年的想法。这个想法得到了外宣办主任包庆淼的鼎力支持。2020年1月23日(农历腊月廿九)一大早,我与包庆淼就赶到早市,买了面、油、肉、蔬菜和窗花等物品。上午10点多,我们拎着大包小包,与村干部一起来到魏大娘家。听说我们要陪她提前过个年,高兴得合不拢嘴。我们和魏大娘一起洗菜、和面、调馅、包饺子、贴窗花。等冒着热气、香味扑鼻的芹菜肉馅儿的饺子端上餐桌,我们与魏大娘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着家常,年味十足。“以前都是自己过年,俺家好久没这么热闹了。原来心里没有什么依靠,现在有了你,我心里踏实多了,感觉日子越来越有奔头。”魏大娘拉着我的手动情地说,眼角泛起了泪光。魏大娘脸上的笑还有那红红的窗花在我脑中定格,我对精准扶贫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踏着全国上下精准帮扶的时代脉搏,魏大娘不仅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房,吃上了自来水,还享受到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养老保险金、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物价临时补贴、电费补贴、一次性过节补贴等各项政策扶持。魏大娘的生活越来越好,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如今,魏大娘成为我心中的牵挂,我也成了大娘最期盼的人。
(作者:泗水县委宣传部新闻科副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