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有力保障。孔子研究院作为儒学研究专门机构,精研儒学、深化交流,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奋力前行,离不开强有力的管理保障。近年来,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孔子研究院专家学者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孔子研究院坚持“科研立院、人才兴院、管理强院”三大战略,强化管理,提升效能,全面加强全院管理服务工作,坚定不移抓好制度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服务保障能力,提升科学治院、高效治院水平,切实保障科研、人才等工作的顺利开展,努力推动科研出成果、人才尽其用。
强化党建统领
旗帜鲜明讲政治
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毫不动摇地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我们的事业才能乘风破浪、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孔子研究院始终把政治要求摆在第一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践行“两个维护”,以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坚决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旗帜鲜明地把讲政治的要求贯彻到孔子研究院各项工作中。
强化党建统领,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切实加强党委领导核心作用。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严格实行审批报备制度,出台了《孔子研究院关于落实论坛、讲坛、讲座、年会、报告会、研讨会等活动审批报备制度的实施细则》,加强对会议、论坛、座谈会、网站、公众号等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扎实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一步理清了破解难题、改进工作的思路举措,实现了“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目标。坚持民主集中制,修订完善了《中共孔子研究院委员会议事规则》,对“三重一大”等事项充分发扬民主,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认真履行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树立讲政治、重担当、看实绩的用人导向,干部队伍结构得到优化。深化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根据内设机构变更情况,及时调整各基层党支部设置,充实工作力量。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落实好“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等基本制度。
注重用学术讲政治,通过学术研究过程和最终学术成果体现讲政治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对照总书记的嘱托,对照总书记关于传统文化“两创”的重要论述,应时代之需从传统文化角度对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回答,扎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两创”)工作落实落地。同时,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突出孔子研究院作为学术科研单位的定位,在人才、科研等事关孔子研究院发展大局的关键岗位上“让专业人干专业事”,推动全院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优化体制机制
科学高效抓管理
优化组织结构,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是实现“管理强院”的制度基石。营造有利于出人才、出成果的环境,需要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形成科学、规范、高效的制度体系,孔子研究院着力优化体制机制,科学高效抓管理,坚持把管理渗透到全院各项工作中。
一方面,优化组织结构、健全管理制度。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对孔子研究院内部机构设置进行了调整优化,在此基础上严格抓好机构调整、人员配备工作。健全内部治理的制度、程序和规范,修订完善了会议制度、人事制度、财务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采购制度、接待制度、车辆管理制度等内部管理制度,出台了《孔子研究院院级科研课题管理办法(试行)》《孔子研究院院级课题指南》《孔子研究院科研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孔子研究院学术著作出版资助办法》等科研管理制度,《孔子研究院会议费管理暂行办法》《孔子研究院差旅费管理办法》《孔子研究院儒学研究高端人才科研经费管理使用办法》《孔子研究院科研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等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孔子研究院新闻宣传工作管理办法》《孔子研究院宣传通讯员管理办法》《<孔子学刊><孔子文化>职责分工及编辑部工作制度》等宣传工作制度,形成科学配套的制度体系。
另一方面,健全管理完善运行机制。加大流程再造力度,对公文管理、档案管理、财务管理、考核奖惩、职称评聘等管理制度进行系统优化,不断提升科学治院、高效治院水平。完善以贡献、能力、实绩为主导的儒学人才评价体系,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使用办法、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科研人员成果档案等制度,强化目标考核激励,激发创新活力。突出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社会服务功能,立足公益开放模式,探索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案及措施,建立管理监督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做好基地运营的管理工作,提高服务能力,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师资、教师师德等培训,更好地发挥交流传播平台作用。新上Interlib图书馆集群自动化管理系统,实现了图书馆采编、流通、期刊管理、读者管理、系统管理、OPAC目录检索等智能化功能。
注重实绩实效
推进增强执行力
有了科学配套的制度体系作为保障,政策制度能否贯彻执行成为决定管理实效的关键环节。孔子研究院注重管理实绩,采取系列举措,大力提高执行力、落实力,促进制度贯彻能够落实落地,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推动“管理强院”战略的有力实施。
提高专业素养,加强专业化能力建设。强化专业思维、专业精神,有针对性地推出一些载体平台、行动计划,牵一发而动全身,把各项重点难点工作落实下去、抓出成效。院领导班子带头加强专业学习、政策研究,带头成为本领域的专家,带动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举办高水平的专题培训班、研讨班,持续补短板、强弱项,提高“四个讲清楚”的专业能力。加快突破课题研究,完善研究咨询一体化机制,制定科研课题和决策咨询课题指南,充分利用研究优势,以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服务现实需求。
强化纪律作风,加强自身建设。孔子研究院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院训,以“严义利之辨,有所为有所不为”自我要求、自我约束,坚持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方方面面抓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氛围。树立旗帜鲜明的用人导向,让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脱颖而出,对慵懒、散漫、懈怠的,不换思想就换人、不负责就问责、不担当就挪位、不作为就免职。加强对招标采购、干部选拔任用、科研经费等重要环节和关键领域的监督工作,特别是在人事安排、项目建设、资金使用等方面,严格按照政策程序,确保公开透明、经得起检查。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严格出国审批、参加学术活动审批等,严格规范学术道德,强化警示作用。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深化儒家思想与廉政建设专题研究,强化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守住廉洁底线。
“管理强院”是推进“科研立院”和“人才兴院”战略的重要保障、必然要求。孔子研究院深刻把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始终牢固树立科学、高效的管理服务意识,不断推进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使之成为推动科研和人才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的坚强堡垒。
(宋振中 李庆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