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孔伟娅
到2020年,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如期实现脱贫,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一条前人从未走过的路,既波澜壮阔又充满挑战。在这条路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忘初心、忠诚坚定,心中始终装着“人民”二字;他们有想法、有干劲,牵头带领群众发展产业,真心关注群众冷暖,实打实帮贫带富,心贴心解难纾困;他们带头苦干实干,甘心奉献,奋力开拓,成为当地脱贫攻坚的领路人,贫困群众的“主心骨”。
他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扶贫干部。8月18日,记者到任城区长沟镇采访,真切感受着扶贫干部们给贫困户带来的变化。
改进居住环境:
从破旧漏雨到“五净两整齐”
刘斌包保的钱海村钱现湖家,情况特别困难。71岁的钱现湖因精神三级残疾在戴庄精神病医院收治并免费治疗,在读高三的儿子钱坤成被诊断为消化性溃疡慢性病。
钱现湖家靠拾卖垃圾为生,院内垃圾成堆,房屋破旧漏雨,线路全部老化,根本无法住人。
刘斌第一次来到钱现湖家中时,脚下足足有30cm厚的垃圾,看着杂乱无章,根本不能称之为“家”的房子,刘斌组织人员利用两天时间将院内及屋内垃圾全部清理完毕,将家中所有的线路全部更换一遍,随后为他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购买洗衣机,电磁炉、床等用品使他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长沟镇城镇建设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魏红新从四通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协调3000元赞助资金为钱现湖家维修房屋、铺贴瓷砖。如今的钱现湖家中,已经达到了“五净两整齐”的标准。
面对不善言谈的钱坤成,刘斌多次主动上门和他足膝畅谈,与村书记王忠宁共同商议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计划。刘斌自掏腰包为钱坤成买来了床、被褥、运动服、书桌和椅子等,解决生活和学习问题。
付出总有回报,钱坤成不负众望,在今年的春季高考中,他以618分的成绩被齐鲁医药学院录取。随后,刘斌为他申请了各项资金和捐款共12500元,免除了他求学的后顾之忧。钱坤成感激地说:“我会继续努力学习,争取在学校拿奖学金,不辜负大家对我的帮助!”。
改进帮扶方式:
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充满活力、积极有为的驻村干部们身体力行,帮助农民发展产业,学习技能,大大增强了农民脱贫致富的信心,更激发了他们的内生动力。
因为肢体残疾,杨忠奎家早在2014年就被列入了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名单。尽管身体不方便,但他却有一颗爱“折腾”的心。可毕竟身体、经济条件很差,从家电维修到种植葡萄,再到现在要做的电商,一路走到现在离不开镇村干部的鼓励和扶持。
杨忠奎初中毕业后上了一家电脑学校,不仅取得了计算机操作员四级证书,还在全市的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中荣获计算机组装项目第四名,随后开了一家家电维修店。
2016年杨忠奎开始尝试种植葡萄,没有经验,加上自身及天气原因,他把修家电赚的钱也赔进去了。镇扶贫办主动登门了解情况,为他申请了5万元免息“富民农户贷”。随后,他又通过镇里的培训掌握了葡萄种植技术,葡萄越种越好。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杨忠奎不仅还清了外债、脱了贫,还通过网恋娶妻生子,日子过得简单而幸福。他开始转型做电商,电商需要在店铺装修、会员和推广等方面投资,关键时刻,镇里再次为他申请了5万元“扶贫小额信贷”,解了燃眉之急。
“我希望加入中国共产党,每次遇到困难,都是党帮助了我,下一步,等我有了条件,带领其他残疾人共同致富!” 杨忠奎坚定地说。
改进帮扶清单:
确保党的政策不折不扣进入贫困户
2020年3月20日,李成坤到长沟镇任职扶贫办任副主任。李成坤作为一名基层扶贫办的“新人”,刚到扶贫办后,第一件事就是挨门逐户、深入田间地头走访群众。
李成坤深入农户了解情况后,对全镇基础情况、群众脱贫愿望和扶贫工作开展等有了深刻的认识,不仅完善了贫困户档案资料,还结合长沟镇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扶贫工作开展规划,
为做好村组织、帮扶责任人沟通协调工作,李成坤充分调动干部群众积极性,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以前,帮扶责任人的“三清单,一手册”都是自己填写,但有的同志做的不够规范,李成坤到扶贫办后,制定了“长沟镇到户帮扶工作手册填写规范”。以前的“脱贫成效清单”“享受政策清单”大多为手写,而且有涂改现象,李成坤在入户走访时发现此问题后主动请缨,把全镇252户的“脱贫成效清单”“享受政策清单”收集起来,统一整理,全部统一电子版,统一格式,得到了市、区好评。
参加扶贫工作以来,李成坤积极与各行业部门对接,让贫困户各项政策,应享尽享,将党的关怀不打折扣地送到贫困户身边,使贫困户享受到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任城区长沟镇的万亩葡萄园都挂满了累累硕果,象征着温暖和希望,全镇80多名干部投身脱贫攻坚一线,听民声,解民忧,把一心为民的情怀融入到山川河流,融进广袤的田野乡村,在田野中吸取养分、历练成长…… (摄影记者 刘传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