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城区交通勤务规范化、网格化管理,助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中交警大队立足辖区路网结构,优化警力资源,明确责任目标,建立健全主体责任体系、多元管控体系、督导考核体系,再造城区交通网格化管理新模式,不断提升城区道路交通精细化治理能力和水平。
明确管理职责,建立健全主体责任体系。立足路面主战场,发挥交警主力军作用。严格“四长负责制”,设立指挥长、值班长、片长、岗长,明确具体日常勤务管理职责任务,统一佩戴“四长标识”。指挥长、副指挥长由大队当日主副值班大队长担任,负责整个辖区交通秩序指挥调度、检查督导,并亲自参加交通秩序整治。值班长、副值班长由中队主副班带班领导担任,负责辖区内路面管控和日常治理,全程参加路面一线执勤管理;片长由巡逻队选出的优秀辅警担任,负责本片区主次干道违停及非机动车行人违法行为的整治,及时消除交通安全隐患;岗长由示范岗、形象岗选出的优秀辅警担任,负责岗区内非机动车及行人闯灯越线、逆向行驶、不走人行横道的治理,切实形成责任到人的网格化交通管理勤务全覆盖。严格固定岗管理。市委岗、师专岗全天双人形象岗,严格执行早7时至晚19时执勤时间,对角线管理,重点治理非机动车和行人;渔山岗、中区岗、天马岗、华联岗全天固定岗,重点管控闯灯越线和逆向行驶。严格“铁骑队”管理。高峰守点、平峰巡线,与综合治理组、夜间封控组实行无缝对接,全时段执勤;遇重大安保活动、突发事件时,接到支援请求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及时派出警力支援,进行精准打击,有效布控。严格助学岗管理。每天早中晚上放学高峰期,所有助学岗均安排警力,在校门口及周边进行交通疏导,确保学生上下学时段道路安全畅通;对岗区及周边进行疏导,严格查纠交通违法行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强化综合整治,建立健全多元管控体系。将城区4个中队划分11个责任区网格,建立“交警+”联勤联动综合整治工作机制,整合交警、街道、城市管理等部门资源,有效提升了综合整治能力。设立“交警+”联勤联动工作站。站长由分管创城的街道办事处领导兼任,属地交警中队长、办事处城市管理大队大队长任副站长,成员由网格员、街道创城办各成员单位工作人员、交警辅警、城市管理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组成,负责对本辖区道路及背街小巷进行全天候、全覆盖的交通秩序综合整治,实现了道路交通治理从“交警主导”向“党政主导”的转变。加强联勤联动日常治理。开展“交警+”联勤联动全天候综合治理,理清职责,协同管理,加大违法停车查处、占道经营治理、安全隐患排查整改、交通设施完善、轻微交通事故处置以及文明交通宣传等工作力度,实现了联勤联动常态化、共建共治多元化。严格网格工作日常管理。执勤人员严格按照联勤联动工作站指令要求开展日常执勤管理工作,坚持文明规范执勤执法,严格使用执勤记录仪,执勤执法全程录音录像,严禁越权管理、单独执勤执法。针对暴力或者其他形式妨碍执行公务的行为,立即向工作站汇报,在工作站交通民警赶到现场后协助依法处置,严禁擅自处置。各网格确定一名街道挂钩领导,负责指导协调网格工作,帮助执勤人员解决各类存在问题,形成发现—上报—交办—处置—回馈的工作机制,实现了从“粗放管理”向“精细治理”的转变。
坚持考核引领,建立健全督导考核体系。建立督导检查机制。制定下发《督导考核细则》,该大队督导组每天不少于2次督导,每次不少于3小时,中队督导组早中晚高峰期3次督导,平峰时间有大队进行督导,对照各岗区路段,大队与中队实行全天候错时督导法,无缝对接,察看路面秩序及执勤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现场解决,立即整改,确保网格化管理方法、措施落实到位。实行“一周一考核、一月一评比”办法。该大队成立网格化管理考核评比领导小组,按照支队城区道路勤务管理工作规范和大队考核细则,对各中队勤务组织、领导带班、路面秩序等执行和完成情况每周一考核,每月一评比,下发考核通报。通讯员 陈子铜 李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