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12日
第03版:

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

江金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感染人、吸引人,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和坚决拥护,就因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是“人民的理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真正使人民成为国家主人。总书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他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想问题、作决策、抓发展、办事情都要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如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等等。他强调,要不断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通过完善制度保证人民在国家治理中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领导艺术的提高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沃土中,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营养和力量,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总书记郑重宣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他反复强调,“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要坚持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持续取得新进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把老百姓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当成基层的“国家大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惠民政策,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各级领导干部要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多做雪中送炭、急人之困的工作,少做锦上添花、花上垒花的虚功;检验全面深化改革和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及时防范化解脱离群众危险,坚决同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作斗争。他指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他对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的事深恶痛绝,对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的人决不手软。在谈到反腐败斗争时,总书记强调,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得罪13亿人民,必须铁腕惩腐,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他指出,相对于“远在天边”的“老虎”,群众对“近在眼前”嗡嗡乱飞的“蝇贪”感受更为真切;“微腐败”也可能成为“大祸害”,它损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对基层贪腐以及执法不公等问题,要认真纠正和严肃查处,维护群众切身利益,让群众更多感受到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果。

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自觉践行初心使命,以忠诚之心践行党的宗旨,以敬畏之心对待手中权力,以感恩之心履行为民之责,永远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

2020-08-12 江金权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45291.html 1 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