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09日

王庙镇 清脏 治乱 增绿 美化

本报鱼台讯(通讯员 袁丁)为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王庙镇坚持问题导向,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凸显村庄秩序、自然环境、乡风文明的融合协调,狠抓“清脏、治乱、增绿、美化”,为农民建设幸福美好家园,提高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清脏”。该镇聚焦垃圾乱倒、“三堆”乱放、小广告乱贴等农村环境痼疾顽症,集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 坚持提质和扩面并重,提高卫生整治标准,杜绝“形象工程”,突出抓好卫生死角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类卫生问题,全面清理村庄、连接线、街巷、坑塘、门前屋后等处杂物、垃圾,及时清除村庄内的张贴物及广告、悬挂物等,真正实现了环境整治“不漏一村、不漏一街、不漏一巷、不漏一户”,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治乱”。该镇进一步规范村庄秩序,坚决遏制农村新增违章建筑,大力拆除侵街占道、私搭乱建等违章建设;严格实行安全、环保网格化监管制度,加大对“小散乱污”企业的整治,消除了农村安全隐患,保障了碧水蓝天;全面落实河长制,实行河段包保责任制,切实发挥河段长作用,强化常态化开展巡河工作,结合“清河行动”,严打侵占水道等违法行为,为河流生态建设发展提供了保障;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活动,新装治安监控摄像头500余个,基本实现了“天网”全覆盖,同时充分发挥村级警务助理员作用,坚持24小时安全巡逻,有效震慑了不法分子,提高了群众的安全感。

“增绿”。该镇结合“绿满乡村”工程,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策”的要求,打造1个示范村,8个重点村,新植女贞、榆树、石楠、槐树、白蜡、月季等苗木7000余棵,形成了层次丰富、常年有绿、四季有花的道路绿化景观,提升了村庄绿地整体的特色、品位;抓住堤岸经济林建设有利时机,种植桃树、梨树等经济果木4.2万余棵,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在原有“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上,广泛实施见缝插绿,大力开展村旁绿化、宅旁绿化、路旁绿化、水旁绿化活动,在农村边角地、荒地、拆违地、坑塘沟渠周边等做到应绿尽绿,大幅度扩大了绿色生态空间,有效维护了乡村生态安全。

“美化”。该镇统一标准,对农村建筑物外墙进行粉刷,绘制以爱护环境、孝老爱亲、助人为乐、移风易俗等为主体的墙体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同时,结合乡风文明行动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坚持文明引导,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最大限度地激发村民共建幸福美好家园的热情:一是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强化村民环境卫生意识,提升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自觉 性、积极性、主动性;持续开展移风易俗,引导带动广大村民转变思想观念,自觉摒弃旧风陋习,抵制腐朽落后文化的侵蚀,形成乡村文明新潮流;深入推进“四德工程”建设,发掘好人好事,以榜样示范,弘扬优秀传统美德,形成见贤思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村风。

2019-07-09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4517.html 1 王庙镇 清脏 治乱 增绿 美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