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08日
第02版:

用好党建引领“指挥棒” 打造基层党建“共同体”

任城:提升城市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

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王勇 谢瑞阳)近年来,任城区把城市基层党建作为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通过强化党委统筹力、社区组织力、区域聚合力、治理引领力,有效提升了党组织领导城市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

强化党委统筹力,用好党建引领“指挥棒”。统筹街道机构编制资源,调整街道内设机构,统一设置“七办五中心”,进一步整合审批、服务、执法等职能,实行扁平化、网格化管理。优化人员结构,向镇街调剂使用904名编制,充实了基层力量。优化基层管理体制,制定区镇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清单,梳理涉及基层治理的监管执法事项共53项,逐项明确具体责任。推行执法力量下沉,城市管理、交通运输等部门在镇街设立常驻专业执法力量,并各派驻1支执法队伍,听候镇街“呼叫”。赋予镇街党委对区级职能部门及派驻机构的考核评价权、对派驻机构负责人的人事考核权和征得同意权,将镇街对派驻部门的考核按照30%的权重纳入部门年度绩效考核。建立“街呼区应”工作机制,对社区网格反映、街道无力解决的问题,启动“呼叫”机制,通过区级指挥平台派发至有关部门,上下联动、限时解决。

强化社区组织力,打造基层党建“共同体”。完善治理机制,健全“区委——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宇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六级组织架构,以社区党委为主阵地,发挥小区党支部纽带作用,联结驻区单位和各类组织,在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共驻共建活动。强化工作保障,面向大专以上学历毕业生,先后两次公开招考了802名社区网格员。81名优秀网格员通过换届进入社区“两委”班子,充实了社区工作人才队伍。加快社区工作者队伍职业化建设,逐步建立“3岗18级”薪酬体系,对考取社工师资格证书的384名社区工作者,按级别给予奖励补贴。高标准建设一批党群服务阵地,对所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提档升级,平均面积达到1000平方米。列支专项党建经费,将市区财政每年列支的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和党组织运转经费,统筹发放给社区。实施“三红”项目,依托网格工作室,建设乐善之家等一批365天不打烊、群众家门口的“红帆驿站”,定期组织网格党支部、物业公司、辖区单位、居民代表召开“红色物业”会议,提供网格代办、党员领办、志愿协办“红色帮办”项目。今年以来,累计开展“红色帮办”活动200余场次,为社区居民群众办好事实事900余件。

强化区域聚合力,画好新兴业态“同心圆”。驻地联建抓党建,针对一些商务楼宇企业规模较小、党员人数较少的特点,以单个商务楼为整体,建立楼宇党组织,统一组织党员活动。围绕推动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区级成立“两新”组织党建联盟,消除了大型商务楼宇的党建工作空白点。建立“1+1”党建指导员制度,为每个商务楼宇选派1名街道党工委班子成员担任党建指导员,指导开展组织活动。先锋带动促发展,实施“先锋领航”行动,在全区商务楼宇、商圈市场设立“党员责任区”51处、“党员示范班”90个、“党员先锋岗”856个,带动广大职工比学赶超,激发了干劲热情。通过党建引领,凝聚各方力量,丰富服务项目,促进企业发展。谢营科技大厦联合党委成立后,引进新业态企业40多家,有力助推了楼宇经济发展。优化整合商务楼宇物业和企业场地资源,高标准打造30处党群服务中心,通过设立党员活动室、读书区、谈心区、休闲区等多个功能区,为党员、职工免费提供学习培训、商务洽谈、休闲娱乐场所。

强化治理引领力,提高社区服务“精准度”。“双线并行”收集民意,线下组织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开展“访民情、办实事、促满意”活动,形成了需求在网格发现、问题在网格化解的“一网打尽”格局。线上依托“党群e家”信息化平台、微信群等渠道,将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录入网格化社会治理服务系统,实现网上民情零距离沟通。入户走访精准对接,结合落实“双报到”制度,深入开展民意“5”来听行动,充分发挥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和党员作用,通过入户走访精准掌握群众诉求,建立问题上报、分类推送、限时办结、监督落实的“闭合回路”系统,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居民说事”解决难题,以小区为单位,每月开展一次“居民说事”,组织群众坐下来协商,直接参与社区治理,形成说事、理事、议事、办事、评事、查事“六步工作法”。去年以来,各城市社区共受理居民说事议题900余件,帮助解决环境卫生、水电维护、居家养老等民生问题2300个。

2020-08-08 用好党建引领“指挥棒” 打造基层党建“共同体”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44890.html 1 任城:提升城市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