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审计局紧紧围绕全市重点工作,以攻坚的姿态抓落实强执行,深入推进“1+221”审计工作体系,大力实施“六大攻坚行动”和模范机关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六破六比六争”活动,全面依法履职尽责,我市审计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全面提升,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今年以来,全市审计机关共完成审计项目108 个,出具审计报告和专项审计调查报告 169 篇,审计促进整改落实有关问题资金3.73亿元,核减投资额3.70亿元,提出审计建议246 条,移送处理事项18起,报送的《审计信息》《审计专报》《审计报告》等被领导批示20余篇。
提高政治站位,牢牢扛起审计监督重大责任。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以及对审计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旗帜鲜明讲政治,突出审计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的定位,始终把讲政治作为第一遵循、第一标准、第一要求。持续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形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长效机制。强化党对审计工作的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好市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职能作用,筹备召开了市委审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2020年全市审计项目计划》《关于全面深化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意见》,提出要强化审计监督效能,充分发挥审计工作反腐倡廉的“利剑”作用。大力弘扬“说了算、定了干、按期完”,落实好“执行就是忠诚、落实就是水平”的理念,把执行力落实到具体的审计工作中,将执行力转换为战斗力。第一时间选派30余名党员参加市直机关社区疫情防控先锋队,选派20余人参加市委巡察、巡审联动、扶贫等工作,选派20余人深入社区开展“民意5来听”活动。
聚焦权威高效,全面提升审计监督服务能力。一是创新实施“六大攻坚行动”。紧扣市委“重点工作攻坚年”要求,围绕主责主业,在全市审计系统创新开展党建强审、质量强审、科技强审、创新强审、人才强审、制度强审等“六大攻坚行动”,将主要任务量化成36项重点工作,明确牵头领导、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力促审计工作再上新台阶。二是积极推进“两统筹”。采取“上审下”“七统一”组织实施方式,所有审计组实行“统一指挥、整体联动、总体作战”,形成“大兵团”“多兵种”团队。在今年上半年的预算执行审计工作中,打破了审计系统科室、部门界限,整合市、县两级审计机关力量,实现统筹部署、分布实施、成果共享,切实推进了全市审计“一盘棋”。省审计厅主要领导对我市2019年度预算执行审计新打法给予充分肯定,要求在全省推广经验做法。三是狠抓信息化建设。强化“数据”先行理念,组建全市审计系统大数据审计专业人才库,建成市审计局大数据分析室,不断深化“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查、系统研究”的数字化审计方式运用,今年以来,共对全市869个一级预算单位和733个二级预算单位财务电子数据进行转换校验,全部导入省审计厅一体化数据采集平台,强力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和大数据审计。四是全力提高审计质量。积极打造全国全省优秀审计项目,深入审计一线,发挥好现场审理作用,强化精品意识。同时,践行全市审计“一盘棋”意识,加大对县市区审计局的业务培训与指导。
坚持应审尽审,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责任使命。一是突出抓好疫情防控专项审计。将疫情防控专项审计作为 “天字号”工程,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项审计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业务骨干146人,组成15个工作组,采取“上审下” 直审方式,坚持大数据审计与现场重点核查相结合,对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财政资金、捐赠款物及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审计,累计延伸相关部门单位263个,涉及财政资金6.48亿元,捐赠款物1.83亿元,共审计发现19类62项问题,涉及金额1.15亿元。截至5月上旬,问题全部完成整改,已分别向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作了专题汇报,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二是认真做好预算执行审计。围绕市委、市政府全面深化改革总体部署要求, 对市级和11县市区2019年度预算执行、财政收支真实性、政府性债务、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融资平台公司管理、出借资金、财政存量资金开展专项审计,目前共查出增收节支额15.08亿元,出具审计建议函43份,向市县纪委监委移送违纪违规线索13 起。6月29日,市审计局代表市政府向市第17届人大第33次会议作了汇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对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三是全面深化经济责任审计。以促进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为目标,聚焦经济责任、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开发利用责任情况,着力揭示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结合我市实际,市委审计委员会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意见》,转变“逢离必审”观念,前移监督关口,全面推行任中审计,今年计划实施23个审计项目,任中审计项目19个,任中审计比例达83%。四是扎实推进重大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把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围绕三大攻坚战、“六稳”“六保”等重大决策部署,集中优势力量加大对重大民生、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优化营商环境等政策落实情况审计力度,共涉及资金 62.36亿元。针对查出的部分县市区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政策落实不到位、精准扶贫工作和政策落实不规范不到位、应减免未减免小微企业不动产登记费等问题,加大督促整改力度,助力重大政策落实到位。
加大整改力度,推进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关于审计结论落实及结果运用的实施意见》,全力做好党的十八大以来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工作,目前共督促7364个单位(项目)完成整改,整改率99.10%,走在全省前列。严格落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是审计整改的第一责任人的制度,要求各部门单位要把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积极践行“边审计边整改”理念,对审计发现问题实行台账和销号管理制度,坚持审计发现问题、推动落实整改与促进建章立制相结合。同时,加强与纪检监察、巡察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增强审计整改合力,进一步完善审计结论运用机制,在解决问题、防患于未然上下功夫,切实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建设性作用。
培树“攻坚”干部,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审计干部队伍。一是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层层签订《廉政责任书》,积极探索审计廉政监督的新方法,突出对重点岗位和重点部门的监督,制定《关于对审计现场开展廉政纪律执行情况监督检查的实施方案》,与市纪委监委第四派驻纪检组成立联合监督检查组,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对审计组和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执行廉政纪律等情况开展监督检查。二是深入开展“六破六比六争”活动。印发《关于在全市审计机关开展“六破六比六争”活动的实施方案》,在比执行、比质量、比干劲、比奉献、比团结以及比文明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营造审计攻坚氛围,争做立说立行、精益求精、真抓实干、敬业担当的先锋。三是组织开展审计学习大讲堂。实施大学习大培训计划,强化终身学习意识,举办贯彻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等培训班,通过邀请审计专家来市审计局授课等方式,进行了“补钙”“加油”“充电”。四是抓实精神文明建设。联合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开展“健康行”徒步活动,举办全市审计机关“庆七一暨创建模范机关”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充分展示新时代济宁审计人的精神风采。徐东升 李国帅 孙岩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