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彦彦
本报通讯员 李爱国
近日,记者到金乡县鱼山街道崔口村采访,看到一栋栋气派的别墅掩映在绿树丛林间,小桥流水、绿草茵茵,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田园风景画。日前,金乡县鱼山街道崔口村建设的400套新式楼房已交付村民使用。“还是党的政策好,让俺们村家家户户都住上了两层别墅,不仅环境好、空气也清新,住着不比城里差。相信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农民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刚刚搬进别墅的该村村民韩金龙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被誉为中国大蒜第一村的崔口村,是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全村共有376户、1360人,党员28名。上世纪八十年代,崔口村在该县率先种植大蒜,九十年代初村两委带领村民立足区位优势,抢抓改革发展机遇,大力发展大蒜贮藏、加工,老百姓从“蒜农”变身“老板”,实现人人有股份,家家有冷库。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该村坚持统建统管,高标准规划了联排新式民居,并用村集体经济收入对每户补贴3万元,实现了户户住新房,家家是小康。目前,全村建成新式民居400套,发展各类冷藏加工企业118家,贮藏能力达到30万吨,年销售额逾20亿元,建有省级大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等科研服务机构3家。2019年,崔口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60余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6万元。近年来,该村以“党建+”为引领,高标准建设了党群服务中心和家风广场,将基层党建工作与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机结合,赋以新内涵、新动力,走出了一条组织振兴推动产业振兴,进而带动实现人才、文化和生态全面振兴的新路子。
崔口村是鱼山乡村振兴的成功范例。金乡县鱼山乡村振兴项目是齐鲁样板示范区,也是全省首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总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自创建以来,该县坚持以“走在前、当标杆、作示范”为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品质建设,依托示范区内优越的生态环境、雄厚的产业基础和浓郁的人文底蕴,高标准打造了彰显金乡特色、体现新时代风采的乡村振兴“三片区一中心”,即:生态振兴片区、产业振兴片区、美丽宜居片区和集中展示的国际蒜都中心,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金乡探索”。
国际蒜都中心是金乡县鱼山乡村振兴项目中的集中展示中心,总投资3.6亿元,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以“蒜姿曼舞”为设计理念,六个厅像六个蒜瓣,从空中看顶部造型为大蒜横切面。该中心是集展览展示、信息交流、产品检测、创意研发、创业孵化于一体的复合型地标性建筑。目前,该项目已经建成投入使用,成为金乡县全方位对外展示乡村振兴的重要窗口。
近年来,该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紧扣“打造中国江北水乡”定位,把生态建设作为打基础、利长远的关键支撑,充分发挥“江北水乡”生态优势,依托国家级水利风景区金水湖、综合性湿地文化公园金沙湖,在示范区内实施了大沙河生态治理工程,全力打造生态廊道,形成了北有金水湖、南有金沙湖、大沙河“一带串两珠”的生态观光带。其中,金水湖风景区先后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湿地公园、国家3A级景区。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该县根据产业集聚类型,把鱼山乡村振兴项目的“产业振兴片区”分为鱼山街道石店村千亩葡萄基地特色种植板块、精深加工板块和商贸物流三大板块。作为精深加工板块的食品产业园,是全国面积最大的专业化食品工业开发区,建有国际大蒜产业园、烘焙休闲食品产业园和生物技术产业园,建成运行全国首个服务县域国检贸易便利化服务中心——济宁内陆港,相继入驻新加坡奥兰、美国喜万年、北京稻香村、华光集团等70多家知名食品企业,研制开发黑蒜制品、大蒜多糖、硒蒜胶囊等40余种深加工产品,实现了大蒜从调味品到食品、保健品、医药品的全产业链生产。商贸物流园,规划面积2.1万亩,主要业态包括高端商贸、物流仓储、汽贸服务和家居建材交易,一批支撑型的龙头项目相继落地、建成运营,为金乡县商贸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截至2019年底,产业园累计招引入驻亿元以上重点项目20个,总投资230亿元,现已完成投资130亿元,企业年交易额240亿元,实现利税5800万元,带动就业6万人,先后荣获“中国物流实验基地”“山东省重点服务业园区”“山东省十佳物流园区”等多项荣誉称号。
金乡县鱼山乡村振兴项目只是该县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高标准编制了金乡县乡村振兴“1+1+5+N”工作体系,即:一个战略规划、一个实施意见、五个振兴方案、一系列配套措施,作为全县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和行动指南,坚持因地制宜、改革创新、统筹谋划、综合施策、精准发展,稳妥有序、整体推进县域乡村振兴各项工作,带动全域形成乡村振兴工作的新局面。
“下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批示指示精神,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以点带面、示范引路,统筹推进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努力在乡村振兴建设进程中创造金乡经验、树立金乡样板。”金乡县委副书记、县长、乡村振兴指挥部指挥郑士民表示。
记者感言: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一方面需要软件的不断升级,另一方面需要硬件的不断完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鱼山乡村振兴项目努力探索创新,建设生态振兴片区、产业振兴片区、美丽宜居片区和集中展示的国际蒜都中心,农业从粗放型经营向精细型经营转变,构建起了一条农业现代化经济体系,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图为金乡国际蒜都中心。■记者 杨国庆 通讯员 王伟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