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利民
7月5日上午九时三十分,上课铃声响过,墓前小学的教室里并没有老师,然而,课堂却已经进行——电子屏幕显示四个窗口,现场画面分别是:微山县实验小学、南阳第一寄读小学、两城镇鲁南小学和微山岛镇墓前小学。主课堂设在微山县实小,该校音乐教师张楚在本班教室里给以上四校同步上课,当堂学习内容叫做《回声》。老师讲得生动,孩子们学得认真。主讲老师如在现场,四所小学的教学场景尽收眼底,孩子们沉浸其中,感受着师生互动的亲切与快乐,体味着电子5G的新鲜与奇妙,这些远在湖区的孩子们宛如置身县城学校的课堂。
孩子们还在课程结束后,近距离感受了5G智能机械手,体验了5G+VR眼镜,观看了5G机器人编队表演。济宁移动通过5G网络传输技术,把微山县实验小学的教学课堂远程实时同步传送到微山岛墓前小学,让偏远地区的孩子与重点名校学生同上一堂课,实现教育精准扶贫。
国家和省、市、县、乡各级领导和教育同仁,聚集在微山县微山岛镇仅有7名教师的墓前小学,共同见证我市“5G+同步课堂”的到来,从此这个偏僻小岛上的孩子可以与很多学校互联互动,世界变得触手可及。在此前进行的巡课演示中,全市共有微山、曲阜、泗水、鱼台、嘉祥、梁山、汶上的十六所小学分别亮相,这标志着我市教育5G时代的开启。
我市省定扶贫贫困村小学分布在7个县市40个乡镇,大都在湖区、山区、滩区和偏僻的村庄。目前,我市完成了省定扶贫村教育信息化扶贫整改工作,1266个班级全面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基本做到“五个不漏”:即不漏一所学校,不漏一个教学点,不漏一个班级,不漏一个教室,不漏一个教师。
在活动现场,市教育局副县级督学刘运泰与济宁移动公司总经理邓克锐代表双方签订智慧教育战略合作协议。邓克锐表示,中国移动将以5G+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为依托,通过云视讯会议终端,构建云、网、端一体化架构,将全市名校名师的高清教学直播课堂传送到更多学校,让湖区、滩区、山区等边远地区的儿童获得优质教学资源,让更多乡村教师得到名师指导。刘运泰告诉记者, “同步课堂”将成为我市教育的新生态,下一步要抓好同步课堂“常规应用”,实现“互动教学”、“互动教研”和“观摩评课”等。还要开展“专递课堂”,把城市学校的音体美、英语、国学、环境、安全等课程,通过“同步课堂”输送到乡村小学,解决教师短缺问题。各县市区要在建设“同步课堂”的学校,逐步实行同步备课、上课、考试和评价同步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