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了中国的具体国情和民众的殷切期盼,既符合大众要求又能在日趋激烈的世界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不单单是精神层面的进步,更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具体表现。我们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勇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先锋。
勇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先锋,就要热爱祖国、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友爱善良,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社会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其涵盖了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行为各个环节,贯穿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各方面,是每一位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都应当树立的基本价值追求。只要每一位公民都能做到,社会一定更加和谐幸福,国家一定更加富强文明。
勇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先锋,就要重新对自我价值进行定位,牢固树立高尚的道德理想,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积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要增强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传播主流思想,再造中国文化品牌。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的进步,有赖于文明的成长。虽然时代在变,社会价值观和人生观也在改变,但中国传统文化根基下所留存的美德教育一直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继承和发展。任何一种社会制度的背后,都有其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也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制度安排是价值取向的体现。没有自己的精神独立性,政治、思想、文化、制度等方面的独立性也就失去了根基。价值认同是制度执行、治理优化的重要基础,现代化的国家治理,需要核心价值体系的导航定向,需要坚如磐石的精神和信仰力量。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没有核心价值观,再丰裕的物质生活也难免让国家社会迷失。中国梦的重要内涵,就是实现社会的共同理想、构建国民的精神家园。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坚持在中国大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道德价值,继承和弘扬传统美德,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和社会主义道德观,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因此,我们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宣传活动,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为国家发展助力,更为民族进步铸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