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军旅题材小说中,《林海雪原》无疑是最具重量和现实意义的作品之一。这部描写解放战争初期东北剿匪战斗的作品,被视作“革命通俗小说”的典型代表,被誉为“新的政治思想和传统的表现形式互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林海雪原》以绚丽多彩的笔墨,出色地描绘了解放军侦察员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塑造了人民战士的英雄群像,酣畅淋漓地表现了“突破险中险,历经难中难,发挥智上智,战胜魔中魔”的斗争中,压过了敌人,战胜了敌人,直至将匪徒消灭的这场斗争的全过程。这部作品,成功地刻画了满腹智谋、浑身是胆的侦察英雄杨子荣的光辉形象,深刻地揭示了他的大智大勇的阶级根源和思想基础。
在抗战的时候,作者曲波有过一段艰苦的作战经历。他曾率领一支抗战小分队,到东北牡丹江一带,与敌人进行殊死博斗。这段经历,正是他日后从事文学创作的重要题材。《林海雪原》中,小说主要人物的抗战故事,和他的亲身经历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很多人说,这部小说是曲波个人经历的故事化和艺术化表述。
在《林海雪原》中,曲波对故事中的人物进行了艺术化的处理,增强了故事的可读性。读者可以在宏大的叙事中,融入到那段血与火的激情岁月,同样能够身临其境地,跟着人民军队与敌人斗智斗勇。
在小说的结构上,曲波运用二元对立的模式,凸显了敌我双方的强烈差异;同时,通过制造紧张、惊险气氛和曲折多变的情节,来不断增强作品的传奇色彩和可读性。这是很多传奇小说的固有模式和手法——在传统的“两军对阵”思维模式的基础上,刻意突出“好人极好,坏人极坏”,并具体通过小分队与国民党残匪、惯匪的作战冲突,着重突出革命力量与正义力量的不可战胜,表现出作家强烈的爱憎情怀。
现代文学评论家何其芳,在《我看到了我们文艺水平的提高》中写道:“在当时读完后我就想,作者一定很得力于我国的古典小说,因为从其中许多地方都可以看到他学习古典小说的写法的痕迹。学习而还有过于明显的痕迹,或许也可以说是缺点,然而我国的古典小说的这种突出的艺术特点,情节和人物给读者的印象非常深,读后就不能忘记,却是十分值得学习和发扬的宝贵传统”。
何其芳的论述与记者的观点不谋而合。在重温这部小说的时候,记者也读出了浓厚的古典小说意味。古典小说写作手法的借鉴运用,在现在看来,或许有其局限性,但细细品之,其中仍有“重回经典”的妙处所在。
在小说第一回中,王团长让少剑波读一下命令,少剑波便读了起来:“窜据深山匪首,集股二百余人,昨夜(十二日)二十四时,突窜杉岚站,大肆烧杀。鞠县长所率的土改工作队,一并被围。你团立刻派一个营及骑兵连,轻装急袭。先用骑兵切断匪徒窜山归路,以彻底消灭匪股,此令!”从这四句话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准确讯息。如深山里匪徒的大概数目,战斗的具体时间,和命令中要求派出的人员规模以及具体作战方案。如果我们没有仔细阅读这段描述细致的命令,就极有可能造成后面章节阅读的障碍。这其实是古典小说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即在某些段落用以准确的语言描写,来揭露叙事的环境和人物的心态。
如中国经典古典小说《水浒传》的正文第一回中,作者施耐庵描写史进派王四去少华山,请朱武等人来赴宴。王四到了少华山,取了文书,因贪杯多喝了几碗酒,走到山林里就醉倒了。当王四醒来时,怀里的文书已被猎户李吉偷走了。施耐庵接下来写了一句话:“却说庄客王四,一觉直睡到二更,方醒觉来,看见月光微微照在身上,吃了一惊,跳将起来,却见四边都是松树”。这句话初看极为平常,实则十分巧妙,暗含玄机。王四取了文书返回史家庄的时候,还是白天,睁眼醒来时,第一个映入眼帘的却是“月光微微”,随后跳将起来,又看到了四周都是松树。这其实已经暗含了一个结局,那就是文书已经丢了,这为后面章回中,李吉拿了文书去官府告状,接着史家庄被围埋下了伏笔。
明末清初才子金圣叹对这句话也有评论。“尝读坡公赤壁赋‘人影在地,仰见明月’二语,叹其妙绝,盖先见影,后见月,便宛然晚步光景也。此忽然脱化此法,写王四醒来,先见月光,后见松树,便宛然五更酒醒光景,真乃善于用古矣”。
同样的第一章回,同样的古典叙事手法,曲波对于施耐庵等众多中国古代古典文学作家的熟稔,可见一斑。在军旅传奇题材的小说中,延续古典小说的美感,其实并不容易实现。在艺术风格上,《林海雪原》始终洋溢着强烈的英雄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基调。小分队在人迹罕至的林海雪原,依靠集体英雄主义的大智大勇出奇制胜,消灭数十倍于己的顽匪,这一题材本身就具有浓厚的传奇意味;同时,曲波在真实反映其战斗经历的基础上,又对故事情节、人物性格、斗争环境等进行了适度的艺术夸张和渲染,使整部《林海雪原》充满了强烈的英雄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色彩。这其实也颇有古典小说的浪漫文风。
小说在描写小分队战士的性格和塑造其英雄形象时,也较为明显地受到中国古典小说的影响。如颇似张飞、李逵品性的刘勋苍,身怀绝技、粗俗诙谐的栾超家,犹如《水浒传》里的时迁,以及戴宗一般的“长腿”孙达德等。这些人物,都以生动鲜明的个性特征和富有传奇色彩的战斗事迹,给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在建军节来临之际,重温《林海雪原》,不仅是再享古典文学与军旅小说美妙结合的华彩盛宴,同样是在阅读中深入前线,跟随人民军队去战斗。林海雪原,单这四个字,就足以令人心潮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