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记者 张昭晖 通讯员 王碧辉 孙雪莲 季亚惠)7月12日,入伏首日,早上不到7点,济宁市中医院一楼门诊大厅和三楼新开设的收费处就排起了长队。“这已经算人少的时候了,去年整个门诊大厅全都是人。”一位正排队交费的阿姨说道。
到今年为止,济宁市中医院连续33年开展“三伏贴”贴敷,贴敷人群22万余人。作为“冬病夏治”的一种中医外治法,三伏贴充分体现中医简、便、验、廉的特色优势,深得患者信赖,除了济宁各县市区市民、贴敷者中不乏滕州、临沂、菏泽等地区远道而来的患者,大家一致对该院三伏贴疗效大加称赞。
市民刘大爷早些年患过脑中风,之后身体落下了病根,一到冬天就容易生病。刘大爷和老伴都有气管炎,一感冒就咳嗽,喉咙震得生疼,有时喘起来也很厉害,整晚睡不好觉。2016年起,刘大爷和老伴儿开始坚持贴“三九三伏贴”,之后,老人的身子渐渐硬朗起来,冬天感冒、咳嗽都减轻了很多。今年,刘大爷还把自家孙子带到医院来贴三伏贴,据老人讲,孙子今年十五岁,到夏天只要一吹空调、一吃生冷食物就腹泻。“听医生说这是典型的寒湿体质,最适合贴三伏贴,所以就带他来了。”刘大爷说。
今年63岁的王大娘是广场舞达人,每天晚上吃完饭后就会和几十位老人一起跳舞。“我身体一直不错,应该跟常年跳舞锻炼身体也有一定关系,就是气管不太好,一到冬天就犯病,咳嗽起来没法睡觉。从去年开始,我坚持贴三九三伏贴,冬天咳得很轻了,所以今年我一定继续贴。明天我外孙就放假了,他一受凉就咳嗽,我得让闺女带他也来贴。”王大娘说。
在儿科,前来贴敷的孩子大多存在呼吸道疾病,有些孩子一咳嗽就停不下来,咳喘声非常粗重。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理论,中药穴贴是中医儿科冬病夏治的重要方法。“冬病夏治”的治疗方法可以使儿童自身的阳气得以充实,抗病能力得以增强,对秋冬季节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反复发作起到了很好的防治作用,从而达到纳阳摄气、扶正固本、强壮正气的作用。
为满足更多患者防病治病需求,近年来,济宁市中医院针灸科、耳鼻咽喉科、肺病科、儿科、治未病科、康复科、脑病科、心血管病科、皮肤科、眼科、男性病科、妇科等十二个科室同时开展三伏贴疗法,各科室根据科室病种不同,调配不同的三伏贴药膏,辨证取穴。此外,一些科室还在今年进行了新的尝试。比如儿科门诊专家们的详细探讨,在贴敷完三伏贴之后,还为每个孩子进行耳穴压豆,以增强三伏贴的疗效。眼科则首次开展三伏贴贴敷,对于一些功能性流泪、眼干、眼涩以及长期用眼导致视疲劳患者对症下药,在缓解病情的同时,还能起到补肝肾、温阳的效果。
据济宁市中医院针灸科主任于春军介绍,老人和儿童是易感人群,容易得病,尤其是呼吸道疾病。治疗起来很困难,不仅治疗过程长,患者也受罪。在每年三九三伏来临前半个月,医院均会根据往年的疗效及贴敷后反应进行反复研究、试验,改变配方比例,逐渐改良创新,每一年的疗效都在逐渐递增,其贴敷后局部皮肤不良反应越来越少。反复研制出来的三伏贴或者三九贴配方,都会由医院医生亲自试贴,再根据试贴经验进行改进,以求达到贴敷时间适宜、疗效最好、皮肤反应最少。
对于咳嗽、哮喘、鼻炎、虚寒型痛症等病情较严重的“冬病”,于春军建议,在夏季病情缓解期,坚持贴敷“三九三伏贴”同时,配合辨证口服中药、针灸、拔罐、艾灸等中医综合治疗,能加强和巩固疗效,甚至能“除根”治愈。此外,初次贴敷一般不超过1小时,之前贴过的患者可以贴敷一个半小时左右,儿童贴敷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左右。贴敷药物都是当天一早现配的,透肤性比较强。贴敷时间太长对皮肤刺激性也较强。贴敷期间,禁食辛辣、海鲜、牛羊肉等食物,也要注意禁酒,从而最大限度保证贴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