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民政系统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迅速行动,主动担当,全力筑牢城乡社区防控阵地,严格养老、儿童、婚姻、殡葬、流浪乞讨等机构疫情防控,动员引导慈善力量、社会组织、志愿者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全市慈善组织募集款物1.88亿元,未发生一例机构人员感染,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民政服务机构安全运行,有力服务了疫情防控大局。随着全面转向复工复产,迅速启动兜底脱贫、移风易俗、养老服务、党建统领双基建设、文明创建“五大攻坚”行动,实行“一项重点、一套专班、一张清单、一把标尺、一抓到底”的“五个一”推进机制,奋力开创全市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全面摸排困难群众
兜底保障不落一人
聚焦“百日清零”目标,扎实开展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城乡低保标准实现“十五连增”,全市摸底排查困难群众10.3万户、20.4万人,新纳入低保对象1.16万名、特困人员1.27万名,保障城乡低保对象16.03万名、特困人员3.32万名,开展临时救助2346人次,累计投入救助资金3.4亿元,确保了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全部纳入救助保障范围。特殊群体保障坚实有力,保障困难残疾人11万名、低保老年人5.3万名、孤困儿童1.2万名,全省儿童福利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泗水县召开,泗水县、汶上县作了典型发言,汶上县被民政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确定为“护童成长”和“安心小屋”建设试点县。投入慈善款物5060万元,救助城乡困难群众4.67万人(户),3个项目和个人入围第十一届“中华慈善奖”。全市福彩销售3.87亿元,居全省第四,开展“爱心福彩、让爱回家”等主题活动20余次,树立了公益福彩良好形象。
移风易俗深入人心
绿色殡葬供给提速
市委市政府召开加强孝老爱老文化建设深入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工作会议、倡导移风易俗暨推进绿色殡葬建设工作现场会,开展加强孝老爱老推进移风易俗三年行动。建立移风易俗村(居)“蓝黄红”牌管理办法,委托第三方开展了满意度测评,统一了婚丧办事标准和要求,移风易俗内容普遍纳入村规民约,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汶上县被确定为全省婚俗改革试点。各县市区提报县级公益性公墓选址或扩建改造意向13处,已建成6处、开工建设2处、筹备建设5处,乡村级公益性公墓申报建设208处、建成37处,曲阜市率先完成公益性公墓规划编制,绿色公益性公墓建设实现重大突破。
深化全国试点改革
养老服务量质齐升
深化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建设,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制定基本养老公共服务清单,审批资助养老服务项目36个、资金2274万元。新建示范性社区养老服务中心8处、社区老年人食堂12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6处、农村幸福院7处,提前完成3处乡镇敬老院、44处农村幸福院改造任务。开展全省农村老年人相对集中居住养老试点建设,建成竣工周转房35套。梁山县成功申报“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项目,争取到中央预算内投资2000万元。寸草心养老服务公司获得“山东省最具发展潜力十佳养老创新项目”。
党建统领双基建设
社会治理成果丰硕
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开展村务公开明查暗访40余次。全面推行城市社区“一窗受理、全科服务”模式,社区工作者年均待遇达到6.5万元以上,争取社区“两委”成员补贴资金3978万元,邹城市被确定为全省农村社区治理和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其农村社区“344”工作模式案例纳入《2020年度中国农村社区治理工作蓝皮书》。举办“福彩杯”社会组织公益创投大赛,完成258家行业协会商会脱钩改革,全市社会组织数量达到3866个。市级社会组织党建年检通过557个,年检率83%,成立党组织13个,党组织集中换届完成96个。成立济宁市地名文化学会,汶上县南站镇实现撤镇设街。
充分发挥职能优势
文明创建成绩突出
制定落实“六张责任清单”,广泛开展党建政治教育、思想道德宣传、志愿服务活动、流浪乞讨救助、模范机关创建等活动,全市注册志愿者达到144万,占本地常住人口比例提高到17.2%,注册占比居全省第一,超过创城任务目标4.2个百分点。建立社区志愿服务站点89个,动员100余家社会组织、6000余名志愿者开展助老、助幼、助残、助困等志愿服务活动,救助街面流浪乞讨人员440人次,连续两次在全市第三方测评中获市直部门第一,微山县、梁山县2家社工机构被评为“全国百强社工机构”。
全市民政系统将在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基础上,聚焦“六稳”“六保”,围绕“五大攻坚”任务,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解放思想、提振精神,一鼓作气、一战到底,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细,向全市人民交上满意的民生答卷。(济民宣)
全省儿童福利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泗水县召开,泗水县、汶上县作典型发言。
曲阜市组织开展移风易俗宣传巡演活动。
市民政局联合市社会组织总会、市亚健康管理协会赴梁山送医下乡走访慰问活动。
光大汇晨兖州社会福利中心护理员在为老人做智力、理解力锻炼。
济宁福彩义工团开展爱心助力高考公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