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2020年07月28日
第06版:

碧波绕南阳 古镇奏华章

本报记者 刘传伏 本报通讯员 王慧 刘奥男 张丹凤

这里万顷碧波环绕,运河流淌千年,“岛在湖中浮,河穿岛上过,镇在河岸驻”的特殊景观华美璀璨;这里曾是运河古镇之一,商贾云集,皇帝驻跸,一时联通南北,繁荣兴盛600余年;这里生态环境优越,物产丰富,民风朴实,真抓实干。这里就是京杭大运河上的四大名镇之一南阳。

近年来,南阳镇以党建为统领,依托自身资源禀赋,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大力推进转型升级,各项事业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千年古镇南阳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悠悠运河之上。

南阳古镇水韵悠长

湖区旅游蓬勃发展

旅游谱新章 打响“南阳古镇”品牌

一条运河穿镇过,两岸风光入画来。漫步南阳,小桥,流水,渔家;古街,红荷,绿瓦。15万亩荷花竞相怒放,天南海北游客蜂拥而至,赏湖光、品美食,做渔民,成为众多游客不二的选择。南阳,这座历史悠久的古镇,以其独特的自然风貌和厚重的人文景观,让人流连忘返。近年来,南阳镇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围绕“旅游立镇、旅游兴镇、旅游强镇”奋斗目标,大力度推进转型升级,全力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全镇旅游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旅游通道网络。下半年,跨越大运河枣菏高速将全线通车。枣菏高速将彻底解决了南阳镇交通不便、游客难进、渔产品难出等难题。为抓住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南阳镇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旅游通道网络。目前,高速公路出口游客接待中心正建设。京杭运河“三改二”工程正在有序进行,南阳锚泊区建设全面启动。南阳古镇至太白湖旅游航道正在进行规划设计,届时将破解水上交通阻碍,融入济宁市全域旅游圈。

今年5月1日开通了南阳古镇红色旅游码头至任城区郭庄港的旅游航线,极大提高南阳古镇旅游的知名度,该航线创新性的采用了水上旅游加扶贫的模式,自开通以来以运营50余航次,累计运送游客近3000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为配合南阳古镇至郭庄港旅游航线的运营,南阳镇政府投资108万元建设古镇观荷放生平台,该项目集观光旅游、水上观荷、赏荷、亲水放鱼以及渔业执法停靠与一体,目前,已经成为南阳古镇水上观光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

强化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启动南阳镇古建筑群保护修缮工程,精品打造康乾别苑景点。完成土地庙、“送子殿”、利建闸龙王庙、闸管所建设,完成运河两岸绿化、亮化、美化,打造“沿岸竹林”“古镇磨盘”等景点小品,景区景点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租赁、修缮闲置房屋,启动北二村“特色民宿”建设,进一步增强景区可观赏性、可参与性。在发展观光旅游的基础上,新增民俗实景表演,成立渔家婚礼表演队伍,让游客参与体验渔家婚礼特色,感受湖区民俗特色,实现旅游发展由单一休闲向深度体验转变,真正让游客留得住、住得下、玩得欢,打响做靓“南阳古镇”旅游品牌。

“党建+”新模式 拓宽增收致富路

南阳镇域面积168平方公里,其中湖面15万余亩。渔业养殖收入曾是全镇百姓最重要的三大经济来源之一。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的部署要求,南阳镇主动作为,环境好了。为切实做好渔业养殖全面退出后的发展和渔民增收致富,南阳镇坚持生态优先,积极转变思路,以党建引领为主基调,探索“党建+旅游”“党建+产业”“党建+招商”新模式,以旅游驱动、产业带动、招商拉动为重点,推进新旧动能转换。

“党建+旅游”,迎来风景这边好。盛夏七月,古运河上特色渔家婚礼以及龙舟巡游正精彩上演,让游客能够亲身感受到古镇的悠久历史文化底蕴。北二村通过组织渔湖民抱团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在不断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带动湖区渔湖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2019年村集体收入近10万余元。南阳镇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旅游合作社富民新模式,助推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围绕“党支部+合作社+渔民”这“一条线”,紧扣“支部建在旅游产业链上,党员聚在旅游产业链上,群众富在旅游产业链上”这“三条链”,鼓励外出创业党员和农村党员领办合作社,引导群众以资金、土地、劳力等折资量化入股,取得利益分红,实现增收致富。

“党建+产业”,拓宽增收致富路。南阳村党员梅月成创办了微山县荷运贸易有限公司,利用微山湖丰富的水产资源,加工具有市场潜力的淡水鱼丸以及鱼皮革等产品,填补南阳镇淡水产品综合深加工的空白。在南阳镇像梅月成这样的党员致富带头人还有很多,他们撸起袖子投身乡村产业,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有力推动者。南阳镇积极开展“组织引领、党员示范”工程,鼓励党员发展特色农业培育先进典型,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围绕主导产业和优质渔业资源,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发展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党建+招商”,引得源头活水来。南阳镇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招商服务新模式,持续推动一个个招商项目落地生根,走出健康持久性的发展步伐。北二村与济宁骏恒商贸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发展毛绒玩具制作、服装、床上用品加工、手工编织等,实现家门口就业,解决了100余名妇女就业问题。积极联系济宁相关旅游客运企业开通了济宁郭庄渡口至南阳古镇红色码头的旅游航线,村集体增加收入,更带动了周边村的各项经济收入。

打赢脱贫战 携手共奔小康路

“每月可以领到2000多元工资,生活不成问题啦!”在微山县聚元商贸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贫困户张大哥高兴地说。为切实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南阳镇坚持把脱贫攻坚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以发展特色产业增“底气”,以庭院清洁添“精气神”,不断推进脱贫攻坚向纵深发展,取得了脱贫工作的新成效,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打下坚实基础。

围绕增加收入,加大措施帮扶。南阳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确保“五通十有“,利用省派的第一书记专项资金和省、市、县基础设施专项资金,建设“户户通“、直饮水等基础设施项目,为增加收入提供客观条件。建设扶贫项目,自2016年至今,南阳镇通过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电商、旅游开发等92个扶贫项目,带动贫困户提高人均纯收入。加快建设产业扶贫。根据南阳镇特殊地理位置,因地制宜建设旅游、荷叶加工、农机租赁、特色种植等扶贫举措,让贫困户参与其中,从根源上解决收入、就业问题。

创建“清洁庭院”,让百姓的好日子“锦上添花”。南阳镇积极开展“清洁庭院”创建活动,着力改善建档立卡贫困户居住环境,培养贫困户文明卫生生活习惯,提振贫困户“精气神”。各村组建由村妇联执委、“美丽庭院”创建带头人组成的巾帼志愿服务队,入户发动,真正让贫困户了解“清洁庭院”的总体要求,使创建活动人人明白、户户皆知。深入开展问题“清零行动”,按照自查中发现的问题,逐户整改提升。发动一般贫困户按照“五净两整齐”标准,整理家庭内务,清洁房前屋后、庭院内外,争创“清洁庭院”,维护村庄环境。对丧失劳动能力、精神障碍患者、智障等重点帮扶贫困户,组织帮扶责任人和巾帼志愿者以“一对一”方式定期开展帮扶,确保个人清洁卫生,室内外整洁、美观。

荡一叶扁舟,寻一方净土,如今漫步南阳小镇,到处呈现出一派古朴而又生机勃勃气象。“山东省旅游强乡镇”“山东最美村镇”“中国旅游文化名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一份份沉甸甸的荣誉折射出南阳人勤劳果敢、扎实苦干的优良作风,如今南阳人民奋发进取,在这一片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土地上,奏响更为华丽的壮美乐章。

枣菏高速即将通车

2020-07-28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43710.html 1 碧波绕南阳 古镇奏华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