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26日
第03版:

济宁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代表 倾听民声 解疑释惑 助力化解风险工作的意见

(2020年4月27日济宁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

为贯彻落实市委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结合我市开展的“向人民报告、请人民评议”活动,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在全市各级人大代表中深入开展倾听民声、解疑释惑、助力化解风险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意见》(鲁发〔2019〕16号)和市委办公室印发的《贯彻落实〈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意见〈任务分工》(济办发〔2019〕20号)要求,围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组织引导全市各级人大代表深入基层、联系群众、收集民情、反映民意,帮助解决脱贫攻坚、生态环保、乡村振兴、义务教育等实际问题,破解发展难题,助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为推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机制

实行市县乡联动,发挥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让人民群众方便说事、各级代表积极议事、政府部门高效办事,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终端末梢,打造工作闭环,推动破解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的卡点、难点、堵点。

(一)确定主题。每季度围绕一个主题开展工作。每季度的工作主题一般在前一个季度确定,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作委员会提出建议,经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确定。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在市人大常委会确定的主题范围内,按照“小切口、具体化、可操作”的要求,确定各自具体问题。

(二)倾听民声。一是代表定期接待群众。建立代表公开接待日制度,每月15日(遇节假日、双休日相应顺延)为全市各级代表统一公开接待日。各县(市、区)以代表小组和乡(镇)人大、街道人大工委为单位,组织代表集中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每位代表每年至少参加两次接待日活动,听取“选民说事”。必要时,邀请政府有关部门一同接待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倾听群众诉求,回应群众关切,帮助解决问题。二是代表定期走访群众。每位代表每半年至少参加一次集中走访联系活动,深入单位、村居,以灵活多样的形式了解、掌握群众的意见和诉求。常态化开展入户恳谈、座谈交流,组建“代表听民声”工作微信群、QQ群,全面掌握民声民意,为市委决策提供参考。

(三)专题视察。每季度围绕活动主题,组织代表对专项工作进行视察,听取部门工作汇报,帮助代表直观了解工作进展情况。

(四)解疑释惑。一是当好“宣传员”。代表在活动中要广泛深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市委市政府各项惠民政策措施,介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各行业、各领域建设取得的成就,自觉传递正能量、唱响主旋律,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带动引导群众积极投身参与我市各项建设事业。二是当好“代言人”。代表要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当好群众利益的“代言人”,利用自身资源,发挥专业优势,帮助群众理路子、出点子,提出合理化建议。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和反映的问题,代表要力所能及地做好解释说明工作;不能现场解释说明的,以代表建议的形式提出。适时邀请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向代表通报重点项目情况,让代表广泛知情知政,便于向群众解疑释惑。

(五)助力化解风险。一是及时分级交办代表建议。驻济全国、省人大代表和市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由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交办;县级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由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交办。乡级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由乡(镇)人大主席团交办。畅通代表建议反映渠道,重要建议由市、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和乡(镇)人大主席团以代表建议“直通车”的形式报送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二是提高代表建议办理质量。承办单位应当把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健全工作制度,实行主管领导和具体承办人员分级负责制,加强与代表联系沟通,采取登门走访、邀请座谈、现场办理、集中面复等多种方式,及时通报办理情况,原则上在本季度办结并答复代表,并确保办理质量。承办单位一般不得委托下级单位答复代表建议。承办单位对代表建议的答复,应当按照统一格式行文,由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核、签发,并加盖单位公章后进行答复。三是加大代表建议督办力度。各级人大要加强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督促检查,听取承办单位汇报,适时组织代表开展视察检查活动。健全政府答询机制,每季度由各级人大组织同级政府分管领导、主承办单位负责人,对重要建议办理情况进行答询。针对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办理情况,市、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列为重要监督议题,进行跟踪监督,着力推进风险化解。政府办公室应当加强对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跟踪督办,强化工作措施,严格办理要求,提高“解决率”,对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不重视、敷衍了事的进行通报。代表要将办理进度及结果及时向群众反馈,对专业性较强的问题,承办单位应派专业人员协助代表向群众共同反馈,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让代表满意、让群众满意,助力党委、政府防范化解各类风险。

三、保障措施

代表倾听民声、解疑释惑、助力化解风险工作在市委领导和市人大常委会指导下开展。各级人大要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作为落实省委、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推动人大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与人大依法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争创文明城市、文明单位等工作紧密结合,确保工作成效。

(一)完善组织架构,形成整体工作合力。为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市人大常委会成立领导小组,做好组织协调、调度指导、督促检查等工作。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也要制定实施细则,成立工作机构,做好组织实施、协调联络和服务保障等工作。各级代表要强化责任意识,学习掌握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相关工作情况,积极参与并做好这项工作。市人大常委会负责邀请驻济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开展工作;市人大代表由各选举单位负责组织开展工作;县级、乡级人大代表由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和乡(镇)人大负责组织开展工作。各级人大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研究和指导,每季度要制定活动实施方案,并及时总结经验,将活动情况定期向同级党委汇报。加强与“一府一委两院”的沟通协调,及时发现问题、研究措施、加强协作、形成合力,为工作开展营造良好氛围。

(二)发挥平台作用,协助代表履职尽责。深化“双联系”活动,加强代表小组建设,用好代表活动室(站、点),及时向代表通报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情况。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召开列席代表座谈会、组织代表参加专题调研和执法检查、电视问政等活动,让代表广泛知情知政。发挥代表履职服务网络平台和履职通手机客户端等信息化平台的作用,让代表随时了解建议办理情况,及时向群众反馈。

(三)加强履职管理,激发代表履职热情。代表倾听民声、解疑释惑、助力化解风险工作情况记入履职档案。相关情况每季度以适当方式向有关方面通报,向社会公布,并将作为考核评价和换届时继续提名的依据。强化正向激励,在新闻媒体开设专版、专栏,推出并宣传一批群众认可的代表典型和先进事迹,激发代表的履职积极性、主动性。

济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20年4月28日

2020-07-26 (2020年4月27日济宁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43355.html 1 济宁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开展代表 倾听民声 解疑释惑 助力化解风险工作的意见 /enpproperty-->